来论|吴成平:强化内功,实现全球市场多元布局

佛山来论 2025-04-29 07:27

本期主题:外贸突围

对外贸易是佛山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当前,关税战正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格局,风高浪急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佛山外贸企业如何开拓新市场,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又如何打通内销新渠道,实现“两条腿走路”均衡发展?本期“来论”聚焦“外贸突围”主题,邀请佛山外贸领域的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以及内销平台代表各抒己见。敬请垂注。


强化内功 实现全球市场多元布局

文|吴成平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面对困难和挑战,外贸企业应向“新”而动,向“新”而行,努力开拓新市场新空间,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产品新优势,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以我所在的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星星制冷”)为例,尽管去年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但外贸订单仍贡献超七成销售收入,出口额同比增长10%,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今年面对美国贸易保护的关税战,一开年,星星制冷外贸团队就兵分多路、辗转多地,拜访客户、参加展会,接洽业务、推进合作。刚刚结束的广交会,我们收获了不少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新订单。

星星制冷增长的韧性来自全球化布局。在市场拓展方面,星星制冷采取“稳老拓新”策略。一方面巩固欧洲传统市场,另一方面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除了北美国家,近几年星星制冷在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市场都实现快速增长,特别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星星制冷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也做了提前布局。长期以来,锚定产品研发这一关键点,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年投入2000万至30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设备更新,大幅缩短研发设计周期,加快产品迭代速度,适应了环保、节能的市场趋势。

以先进技术满足客户需要,星星制冷组建了强有力的研发团队,专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接近10%,还设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与高等院校合作成立产学研基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研发出低至-80℃的超低温冷冻技术等领先技术。

接下来,星星制冷将加大研发力度,围绕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设备的能效,加快布局厨房制冷领域等新赛道。星星制冷产品订单以定制化为主,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高公司的反应速度。

去年底,星星冷链(泰国)有限公司试生产,园区占地200亩,一期项目达产后年产能8万台。泰国基地生产的冷柜关键部件由国内供应,主要面向东南亚市场,也为拓展多元化国际业务储备产能。与此同时,星星制冷还新建数智化新工厂,完成老车间的数智化改造,产能、效率大幅提升。

跳出星星制冷看佛山外贸。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佛山外贸企业面临出口成本激增、订单萎缩等挑战。然而,危机中也蕴藏着转型的机遇。

笔者认为,企业应多元化布局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如开拓新兴市场东盟、中东、南美等地区成为替代选择。2024年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佛山最大出口市场,佛山对东盟出口增长15.9%。

供应链韧性提升与数字化升级也是重中之重。供应链区域化重组在东南亚或墨西哥设厂以规避关税的政策效果有限,需转向更灵活的“联合生产”模式,分散风险。通过数字化工厂实现透明化生产,AGV无人仓储和MES系统降低人力成本,数字化与智能化降本增效。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检测满足多国标准,缩短认证周期。

总而言之,佛山制造的突围路径需综合“技术+市场+供应链”三重升级。通过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利用数字化降本增效,以技术创新和品牌化提升溢价能力,融入绿色与智能制造趋势,重构全球价值链定位。这也是企业家们的共识:“关税战是倒逼升级的契机,唯有技术护城河与供应链韧性不可替代。”

(作者系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本期统筹:王谦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