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筑巢育树,积极推进人才建设

前线速递 2025-01-02 15:34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六十多年前建场初期,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才汇聚到这里,开天辟地,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开渠引水,建设成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卫星发射试验场。

六十多年来,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冉冉升起在太空,到神舟屡屡翱翔于天际,这里见证了共和国航天史上无数个第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在这里由神话变成现实。

星河浩渺,银河璀璨。中国人探索宇宙奔赴星辰的道路是漫长的,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用自己毕生所学在科学道路上百折不挠、探索求真来支撑的。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如展翅雄鹰,划破长空,翱翔星汉。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没有人才的支撑,就没有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任务逐渐呈现超高密度、超高强度、超高难度的现状,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也越来越高。

然而中心地处偏远,人才培养和发展面临人才汇聚难、科研创新难、成果申报难等突出的现实问题和矛盾。

为圆满完成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为龙头的2025年航天发射任务,推动中心“人才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解决人才现实问题矛盾,2024年12月3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举行“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人才运用情况及人才工作文件和措施意见建议。

此次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的若干措施,设立了航天任务“总师”制度并明确总师职责,细化了扶持政策和监督办法,让人才发展空间“有台可舞”、让人才奖励机制“有策可依”、让人才监督制度“有法可督”,“人才建设”迈出标杆性的一步。

总师负责制是鼓励和保护敢于创新、担当作为者放手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此次人才会议在原有航天任务“责任总师”制度上,首次提出“技术总师”。不同于原来根据不同型号任务明确技术总体负责人的“责任总师”,“技术总师”是以不同技术领域、研究方向为区分,明确牵头、把关、引领的技术负责人、团队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

通过设立“技术总师”,依托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等育人平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全力推进人才建设,打造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创新高地、示范窗口,实现青年科技人才借、育、用、留功能,有效提升了科研创新工作水平,人才磁吸效应逐步显现。

星辰指引方向,展翅翱翔九霄。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窗口、人才高地和科研中心,技术总体部门始终立足有效履行航天发射、试验任务总体和质量把关工作,激发航天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星辰大海、矢志不渝,全力助力东风航天城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创造中华飞天新传奇。

南方+记者 曹嫒嫒

通讯员 杨子凡 张永利 李阳 杨振华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