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肇庆高要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9-28 20:54

山河半入秋,南粤正丰收。9月28日,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肇庆高要铁岗社区举行。活动由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肇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集中展现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取得的农业发展新成就、农村面貌新变化和农民幸福新生活。

9月28日,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肇庆高要铁岗社区举行,一批新农人现场分享家乡丰收之喜。

9月28日,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肇庆高要铁岗社区举行,一批新农人现场分享家乡丰收之喜。

丰收南粤亮答卷

硕果香飘乡村振兴奋进路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广东深入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努力克服干旱、台风、洪涝等不利天气影响,早稻单产410.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6.3公斤,单产水平创有记录以来历史新高;总产533.2万吨,比上年增加5.5万吨;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41.57亿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4元、同比增长5.7%、比城镇居民高1.7个百分点。

硕果累累的丰收图景,正是广东“百千万工程”落地开花的生动注脚。

硕果累累的丰收图景,正是广东“百千万工程”落地开花的生动注脚。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农文旅进一步融合;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力提速,海洋渔业种业攻关持续突破,一批领先的深海养殖装备成功投产,“蓝色粮仓”进一步夯实;“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南粤大地不断涌现。

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共绘岭南大地新“丰”景。

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共绘岭南大地新“丰”景。

丰收人物当主角

新农人与建设者共话丰收路

主会场以精彩纷呈的特色节目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庆祝农民自己的节日,吸引了全省各地农民朋友和众多游客嘉宾齐聚铁岗,共享丰收盛会。铁岗社区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新乡村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屋顶咖啡等新业态,开拓村集体增收新路径,成为广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

全省各地农民朋友和众多游客嘉宾齐聚铁岗,共享丰收盛会。

全省各地农民朋友和众多游客嘉宾齐聚铁岗,共享丰收盛会。

主会场以接地气的群众性活动庆祝农民自己的节日。

主会场以接地气的群众性活动庆祝农民自己的节日。

现场4名主持人中,有2名扎根乡土、深耕产业的新农人——来自茂名化州的“化橘红哥哥”廖志略,助力家乡“土特产”做成百亿级大产业;来自肇庆德庆的“贡柑妹妹”陈慧,将小贡柑卖向国际大市场。在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像他们一样的追梦人投身南粤热土。

全国劳动模范、种养殖大户、农村乡土专家代表参加广东庆祝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

全国劳动模范、种养殖大户、农村乡土专家代表参加广东庆祝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

“希望每一片稻田,都能让我们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牢!”“深耕蓝海,把大海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蓝色粮仓’。”“有人气、有产业,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和美乡村。”在“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分享环节,一批乡村振兴一线建设者走上舞台,传递产业丰收之喜,分享和美乡村故事。

来自广州增城的莫丽贤辞职返乡种粮,通过科技种植亩产增收10%,带着300多户老乡把丝苗米卖到全国;来自阳江的郑百解在深远海开辟800公顷的网箱养殖渔场,年收5000多吨优质海水鱼;来自梅州兴宁的王梓颖带着2000多户农户养“致富鸽”,养出了一家省级龙头企业;江门开平塘口镇副书记曹雪芬带领干群把粮仓改成先锋书店,吸引新乡人打造新业态,让塘口变成人气火爆的乡村景点;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刘德江在多地打造网红村咖,用美丽资源为村集体和农户打造“聚宝盆”;东源县新时代和美乡村研究院院长林荣斌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带回广东,培养200名青年创客,打造乡村发展生力军。

生动讲述里,展现的是新农人的新“丰”采;辛勤汗水中,浇灌出的是岭南大地新“丰”景——这份力量正激励着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

丰收集市促消费

“媒体+”助“土特产”拓销路

主会场活动举办地肇庆高要是“中国罗氏沼虾之乡”“中国肉桂名县”。近年来,肇庆市坚持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高要区全力打造“虾米鸭鹅桂”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体系,推出了“高要高桂虾”等系列“高桂”品牌产品,促进产业提质和农户增收。主会场活动特别安排了“高桂虾”创意表演节目,以少儿歌舞和说唱歌曲的形式讲述高桂虾产业优势,推介“十二道虾味”。

为响应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部署,肇庆、汕头、韶关、湛江四市代表发布了“庆丰收·促消费”金秋消费季大礼包。

现场还打造了“丰收集市”,设置广东21地市农特产品展区、肇庆8县(市、区)产品展区和高要产品展区,让群众“一站式”尝遍岭南“丰”味。肥美的高桂虾、奇香的菠萝蜜、咸甜两味的疍家糕……各地“土特产”集中亮相,通过现场电商、媒体的直播镜头拓展销路。

“丰收集市”人潮涌动,各地“土特产”集中亮相。

“丰收集市”人潮涌动,各地“土特产”集中亮相。

今年,广东创新实施“媒体+”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媒体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深度融入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全链条。《刷刷我们的丰收季》节目中,港澳流动渔民代表、广东新农人和乡村网红联袂以直播的形式推介“土特产”,展现新农人用“新农具”打通“云端”销路、变流量为销量的“新农活”。

港澳流动渔民代表、新农人与乡村网红展示直播“新农活”,推介家乡“土特产”。

港澳流动渔民代表、新农人与乡村网红展示直播“新农活”,推介家乡“土特产”。

此外,现场还举行了“媒体+”广东(高要)乡村运营交流会,广东乡村运营一线代表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分享乡村运营经验做法,探讨“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放眼南粤大地,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正是“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的生动实景。站在三年初见成效的新起点,广东将继续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更大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农”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活力新篇。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李国华

摄影:吴秒衡


编辑 戴弯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