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曹旭东:城市辅助驾驶“玩家”明年只剩三四家

作者 郜小平 2025-10-20 09:41

“自动驾驶的上半场,城市辅助驾驶格局将在明年见分晓,国内主要玩家可能也就只剩下两三家,全球是三四家,下半场从城市辅助驾驶走向无人驾驶,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超级玩家进入,这是一个非常巨大而极具挑战的市场。”

10月16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Momenta CEO曹旭东就行业发展趋势接受媒体采访。

智能辅助驾驶将成为标配

2025年被视为智驾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曹旭东说,智能辅助驾驶会逐渐变成标配,一个重要原因是智驾的“摩尔定律”,硬件成本每两年降低一半,而智驾体验每两年有10倍提升。产品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自然会变成标配产品。

智驾能力会否成为车企竞争的胜负手?曹旭东对此表示,智驾只是必要条件,就像电动车,有一块好的电池,续航长、安全,并且成本低是必要条件,但很难说是充分条件。

在推进自动驾驶进程上,Momenta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是量产辅助驾驶(Mass Production)。另一条是自动驾驶(Scalable Robo),致力于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根据计划,今年底目标将实现Robotaxi“车端无人”。

曹旭东表示,不同于传统Robotaxi公司使用改装车,用非常贵的传感器和高成本算力,Momenta的方案会使用量产传感器,可以复用海量的量产数据,并通过量产车来识别L4级别可能遇到的Cornercase,以及使用量产芯片和域控,一旦技术成熟后,就能够比较快实现规模化L4级量产。

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10家主流车企选择与Momenta建立合作,在与不同车企合作过程中,曹旭东感受到,四五年前,智驾公司与国内、外资车企有较大差异,外资车企更倾向于想清楚了再干,但对于新事物来说,很多事情很难想清楚,因而节奏上会慢一些;中国车企更倾向于边干边想,不足之处是中间试错成本高,走弯路挺多,好处是在试错中学习,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更容易形成洞察、决策。

而随着行业趋于成熟,曹旭东注意到,两者也已在趋同。中国车企做新的规划时,也会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而外资车企也看到中国电动化和智能化步伐,逐步倾向于“边干边想、边想边干”的模式,最终是殊途同归。

同一品牌如何做出差异化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打破了传统产业的边界,供应商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台前,由从属者变为价值共创者。

曹旭东对此分析,智驾公司和车企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关系,更多是供应商加战略伙伴关系。产品架构设计、方案选择以及最终整个系统级合作开发与交付,在共创中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还会合作一代、预研一代,最终细化到方案也会一起来探讨。

关于Momenta如何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曹旭东表示,智驾有特别强的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更大的规模会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喂养”大模型,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形成闭环。成本上,同样的研发成本摊销到10万台车和100万台车,成本有十倍、百倍的差异。Momenta有很强的先发优势,在供应商里是较早达到千万台出货量的企业。

不过,对于车企来说,智驾方案过于集中,是否会造成整个汽车智能化水平产品同质化的现象?面对不同的客户,Momenta如何提供差异化的技术方案?

曹旭东用电池来类比:有一部分功能是一致的,如安全很难有差异化,另一部分如驾驶体验,奶妈车和运动型跑车就不一样。

此外,Momenta客户众多,不同的车厂对Momenta的智驾体验会有不同,对Momenta的品牌而言,如何解决差异性和统一性问题?

曹旭东坦言,统一性可能更重要,目前不同客户、不同车型的产品体验还不太统一,可能因为软件版本有新有旧,硬件传感器、执行器等配置也会有不一样,目前,公司内部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怎么在硬件有差异的情况下,尽可能将体验尤其是安全拉到同一个高水平。

“差异性的内容可以通过配置方式实现,比如,大模型长期来看是可以输出多条驾驶轨迹的,多条驾驶轨迹都像人,都可以保证安全,但驾驶风格会有不一样,这样可以在上层做一些驾驶风格的筛选,以保持不同的驾驶风格的差异性。”曹旭东说。

他谈到,前段时间和奥迪共同宣发了奥迪E5 Sportback,这个系统就带有奥迪驾控的基因,适配了不同驾驶风格。

强化学习大模型水平可超越人类

安全,是智能辅助驾驶绕不开的话题,当前智驾在极限工况时还存在能力“上限”,不解决这些Cornercase(极端情况),自动驾驶依然面临商业落地难。

在曹旭东看来,强化学习大模型正成为解题答案。针对驾驶的行为,好的、安全的就会有奖励,反之就会有惩罚,教会模型懂得安全,“之前的模型可以模仿人,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安全概念,而强化学习可以在环境中探索,当环境覆盖度足够高,云端用于强化学习的模型足够大,算力足够多的情况下,能够学习到安全概念,面对长尾场景能够处理得更加安全”。

他判断,强化学习是有机会达到人类水平甚至超过人类水平,只是需要一定时间。最近国家层面在强标的制定上做了很多工作。曹旭东说,该强标针对过往事故场景进行了总结,比如大雾天进出隧道光照突变,刚好隧道口还有一辆事故车,强标的制定有力规范了整个智能辅助市场的发展。

“如果智能辅助的标准真正落地,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为先进的、最为严格的标准。”曹旭东说。

南方+记者 郜小平

编辑 邵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