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该局报送的《创新开展涉企“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打造湾区营商环境法治样板》获评省级2024年度“人民满意度标杆案例”。
“这是全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一直以来不断立足新起点、敢于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的积淀。”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评价道。
据介绍,“综合查一次”模式与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紧密结合,实现了对同一执法对象不同领域、多个检查事项的一次检查到位,既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又减少对企业检查的频次,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2023年以来,该局率先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在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不断取得新突破。2024年度12个综合行政执法案例被省市相关部门及国家部委评为“优秀案例”“典型案例”,企业回访的满意率达98%。
模式创新:多领域执法综合“查一次”
针对文创旅体、劳动用工、建设水务、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统筹各级执法大队,整合执法检查事项,对企业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一次性体检”,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一次性告知,并通过实施行政辅导等柔性执法手段,帮助企业切实提高合规经营水平。
据统计,2024年该局合并各领域执法检查188次,压减涉企执法检查约20%,企业普遍为执法人员竖起大拇指:“来得更少了、检查更实在了。”
机制创新:多部门联合执法“查一次”
依托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动区内8部门构建执法监管协同体系,形成多部门合力。例如,与南沙海关缉私分局建立行政执法案件线索移送工作机制;与区税务局建立加强耕地占用税管理协作机制,发挥耕地占用税在保护耕地方面的“杠杆”作用;与区人社局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联合惩戒工作闭环等。
同时,深化“两法”衔接,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协同新机制,与黄埔区检方、南沙公安建立广州市首个区级公安、检察院、行政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畅通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的有效衔接。
2024年行刑衔接双向移送案件13宗,其中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4宗。
路径创新:跨区域联动执法“查一次”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南沙落地的项目多、开工的工地多、建筑废弃物排放多、工地回填用土多“四多”现象日益突出,泥头车跨区域排放与消纳呈增长趋势,跨区域的线索与案件增多。
对此,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走出去”,先后与佛山市顺德区城管局、中山市水务局建立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南沙、顺德建筑工地废弃物处置和南沙、中山两地河道管理交界区水行政执法力度。2024年开展南沙-佛山、南沙-中山跨区域联合执法检查5次,协调处理线索7条,联合检查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30多台次,共同处罚车辆、工地违法行为3宗,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违规运输与消纳现象明显减少。
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该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秉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原则,瞄准构建“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积极践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初衷,着力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解决综合行政执法的痛点、堵点,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干扰。接下来将以更高标准推进改革,持续为南沙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综合执法“南沙样板”。
南方+记者 张翊伟
通讯员 黄正亮 徐靖鸿 韩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