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政协第十三届英德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大会通报了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
据悉,2024年,英德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各界别,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共提出提案154件。经审查,立案115件,其中个人提案84件,集体提案(包括委员联名提案)31件。各承办单位对所有提案均已办理答复,见面率、办结率和回复率均为100%。提案所提意见建议得到有效采纳,为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促进英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经济建设。刘云林委员《关于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夯实我市实体经济的建议》,为有关部门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领提供重要参考。市民进《关于借力北江黄金水道打造英德百亿航运产业的建议》,为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推动集聚发展积极建言。
聚焦社会治理。陈汉强、杨师耀委员《关于加强对涉企业行政罚款的监管,为英德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建议》,对英德改善营商环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申端中委员《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的建议》、罗艳华委员《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建议》,为助推基层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聚焦社会建设。郭建新委员《关于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市民进《关于提高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推动全市教育均等化、加强监督管理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市民盟《关于解决县属高中教师结构性缺编以应对新高考选科的建议》、王康飞委员《关于优化教师招聘方式促进英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助推解决英德教师有效供给不足、优质师资引进困难等问题。
聚焦文化建设。市民进提出《打造省级研学标杆城市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钟珮琪委员《关于吸引外地研学团到英德研学政策扶持的建议》,以全新视角提出英州文化走出英德的发展路径。潘瑞萍委员《加快青塘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助力打造研学标杆城市的建议》、徐仕强委员《关于英德市博物馆如何提升英德历史文化属性的建议》,为深挖文化资源、推进英德历史文化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市民盟《关于加大绿美矿山建设力度助推英德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有效保护和治理矿山环境,带动“绿色矿山”建设向高标准迈进提供建设性意见。赵菁委员《关于改善优化东岸湿地公园整体环境,打造户外休闲旅地,助力绿美英德的建议》,为提升滨江湿地生态涵养、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和航运出谋划策。
2025年,英德市政协将集聚“提案之力”,服务“发展之要”,展现“政协之为”,围绕英德“加快迈进全国百强县、争创广东省农业第一大县、打造省级研学标杆城市”三大目标,聚焦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点任务,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攻坚“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推进县镇村绿化美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等方面,采取征集议题、引导选题、协商定题等多种形式,组织培育高质量提案,不断增强提案的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助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为奋力谱写英德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多的政协智慧和力量。
南方+记者 陈咏怀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