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篮球队退役的他,成了全运赛场的一颗“螺丝钉”|全运有我
香港启德体育园,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的证件办理点外,清晨便迎来了忙碌。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安保人员……人们在入口处排起队伍,等待领取进入这场体育盛会的“通行证”。队伍旁,一位身形挺拔、眼神温和的中年人正耐心引导,笑容沉稳而真诚。

梁国成现场为宣传志愿者工作接受采访。
他是梁国成,十五运会香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此刻,他的职责是确保证件办理流程顺畅。若将时光镜头拉回二十多年前,他身影定格之处,还是第八届全运会篮球赛的激烈赛场,是身披香港队战袍、为荣誉而战的峥嵘岁月。
从聚光灯下的运动员,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梁国成的人生轨迹划出了一道弧线,连接着香港的体育传承与粤港澳三地共办全运的崭新篇章。
从竞逐胜负到守护平常心
“得知十五运会由粤港澳合办,我很兴奋。这是香港首次参与承办国家级的综合性运动会,意义非凡。”谈起报名志愿服务的初衷,梁国成语气中仍带着当时的澎湃。这份发自心底的归属感与自豪,让他第一时间递交申请,并凭借资深背景,一路通过面试,更被委任为面试官及义工领袖。

梁国成和他的团队成员。
这番身份转变,于他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内心修炼。
“我曾是香港男子篮球代表队运动员,从16岁的青年军,一直打到成人港队。”梁国成的记忆回到了汗水与梦想交织的岁月。作为1997年上海八运会香港篮球队成员,他曾征战全运会、亚锦赛、亚运会等大型赛场。那时,他的世界里写满了“竞争”“输赢”与“自我超越”。“作为运动员,目标很纯粹,就是在赛场上展现最佳状态,全力争取成绩。”
而今,身为志愿者,他坦言“心态已完全不同”。“很平常心,这里没有胜负之分。我们投入参与,能做多少做多少,核心是‘补位’,是服务。”他将这种转变,归结为两种“同理心”的差异——
运动员的同理心,更多在于对竞技对手的尊重与理解;而志愿者的同理心,则在于团队内部的“互相欣赏”及对服务对象的“以礼相待”。“只要每个人用心付出,哪怕只抽出有限时间参与,这份奉献本身就值得欣赏。”

梁国成是十五运会火炬传递香港站第49棒。
这份深刻体悟,源自过往经历。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在比赛中受伤,现场志愿者及时专业的帮助让他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更早的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他作为青年大使,与当地志愿者结下的深厚友谊,至今仍是宝贵财富。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大型赛会中,志愿者是传递温度与友谊的桥梁。”昔日被温暖对待的种子,如今在十五运会的香港赛场,已茁壮成长为服务他人的初心与动力。
将赛场感悟融入服务细节
职业运动员的背景,加上退役后担任体育教师、深度参与社区大型赛事组织的经验,让梁国成在志愿者团队中成为天然的“核心”。这也正是他被遴选为义工领袖的关键。

梁国成在工作中。
“过往的运动员经历,尤其是在大型赛事中的切身体会,对这次志愿服务至关重要。”他举例说明,比如运动员对动线、休息与康复流程的需求,他都能感同身受。“这些经验让我能更好预判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在十五运会七人制橄榄球赛场,他作为义工领袖负责协调工作。此前,他已将多年积累的赛事统筹经验无缝对接至筹备中。“如何科学分工,如何进行前期工作简报,这些经验都能直接运用。”此时的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场上教练”,只不过这次,指挥调度的目标不是赢得比赛,而是确保赛事各环节如精密齿轮般无缝衔接。

启德体育园举办了七人制橄榄球的比赛。
在证件办理现场,梁国成亲身参与每个环节。首日人流高峰时,队伍蜿蜒数十米,等待有时长达半小时。“我们义工在维持秩序的同时,更要注重情绪安抚。听到很多人道谢,心里很温暖。”最让他欣慰的,是团队成员展现的主动性。“在人流骤增、需要应急处理时,组员们会主动寻找事情做、主动补位。这种自发的投入,让我看到了团队的正能量与凝聚力。”
做大湾区融合的“连通器”
对梁国成而言,志愿者角色远不止于完成岗位说明。他清晰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更广阔的舞台,扮演着文化交流与区域融合的推动者。
“我们不只是简单的义工,更像是‘旅游大使’‘文化使者’。”他郑重地说,“我们代表着国家形象,也展示着香港面貌,是参与者了解盛事、感受湾区氛围的第一扇窗口。我们要说好国家故事、香港故事。”

梁国成在工作中。
为此,在筹备阶段,他主动走进香港多所中小学,向年轻学子宣讲全运意义与志愿工作价值,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希望激发青年一代的参与感,让他们不仅关注全运,更能在服务中成长,在交流中拓宽视野。”他期望通过言传身教,将服务社会的种子播撒进更多年轻人的心田。
开赛前一个月,他便热切期待与义工小组全体成员首次会面,“一起打气,凝聚团队精神”。面对服务中可能出现的未知挑战,他从容而自信,“我们广东话叫‘执生’(随机应变)……关键在于沟通,上下同心,就能化解万难。”
他喜欢用一个比喻诠释志愿者价值:“全运会是运动员实现梦想的璀璨舞台,而我们志愿者,就是支撑这舞台的一颗颗‘螺丝钉’。虽微小,却至关重要,缺一不可。”他本人,正是这样一颗凝聚了运动员坚韧、教育者耐心与组织者智慧的“螺丝钉”,稳稳铆在十五运会香港赛区这台精密运行的“机器”上。

梁国成和江旻憓担任香港赛区义工大使。
采访尾声,梁国成告诉记者,稍后自己还要赶往U22男子篮球赛场担任评论工作。他的十五运会,正以多维而充实的方式展开。从挥汗如雨的赛场,到事无巨细的幕后,从香港社区到大湾区协同办赛的宏大叙事中,梁国成的身影,诠释着一名体育人不变的初心。
他的故事,也是粤港澳三地“心联通”的生动缩影。当千千万万个“梁国成”在香港、在澳门、在广东各个赛场内外默默奉献时,他们不仅保障着赛事的顺畅运行,更用微笑与汗水,编织着大湾区紧密相连的人文纽带。
监制:李贺 王海军
策划/统筹:毕嘉琪
脚本/编导:南方+记者 王芳 毕嘉琪
采写:南方+记者 许仪 王芳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设计:丁薇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