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长”樊迈群:用初心点亮爱国拥军路

广东退役军人头条 2025-11-04 08:30

在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忙碌着。他是樊迈群,今年71岁,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大家信赖的“老班长”。从部队到地方,再到退休后参与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工作,他把热爱化作服务老兵、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他先后获珠海市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

樊迈群。

樊迈群。

投身爱国拥军新平台建设

1969年,16岁的樊迈群参军入伍,来到伶仃洋上的北尖岛,开启了军旅生涯。从战士到班长,从基层排长到团职干部,从比武尖子到教官,他一步一个脚印。回首当年,樊迈群说:“没有部队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我的出彩人生。”

2011年3月,距离退休还有两年,樊迈群参与到筹备成立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工作中。“是党和部队培养了我,只要有需要,我义不容辞!”这位有着20多年军龄的老党员接下了这个任务。

筹备过程中,他积极联络转业战友,迅速组建起一支筹备团队;主动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落实临时办公场所;带领团队走访热心企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历经5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2011年8月18日,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全体会员大会召开,樊迈群当选会长。同年9月8日,成立大会举行,珠海爱国拥军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把“老班长工作室”建成温暖之家

作为“老班长工作室”的负责人,樊迈群把在部队积累的优良作风和工作经验,深度融入到促进会的日常运作中。

每周的例会,他不仅安排工作,更注重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他的带领下,“老班长工作室”不仅是一个办事机构,更成了一个凝聚人心的温暖之家。他说:“当兵的人,脱下军装也是兵!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践行铮铮誓言。”

樊迈群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老班长值班制度”,确保每天都有专人为退役军人提供咨询和服务。在他的推动下,促进会与辖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退役军人、立功军人、优抚对象在餐饮、住宿、居家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

化解矛盾纠纷,是“老班长工作室”中的重要工作。面对来访的退役军人,他总是耐心倾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沟通,用实际行动帮助解决问题。

2018年8月,“老班长工作室”了解到个别复退老兵有困难需要他们出面调解。接到请求后,樊迈群立即前往,与老兵们促膝长谈。从国家政策到个人情怀,从法律法规到战友情谊,他推心置腹地交流,用真诚和智慧打开了老兵们的心结,顺利化解了这起纠纷。

“老班长说话在理,我们信得过!”这是很多退役军人的心声。在樊迈群的带领下,“老班长工作室”坚持“主动接访、深入下访”,确保老兵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成立“老兵宣讲团”传播红色文化

除了服务退役军人,樊迈群和团队特别注重爱国精神的传承。他们组织成立“老兵宣讲团”,走进校园、社区、企业,讲述革命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樊迈群与团队成立“老兵宣讲团”传播红色文化。

樊迈群与团队成立“老兵宣讲团”传播红色文化。

在团队的推动下,“老班长工作室”联合文化站定期举办书画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了退役军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春节,团队都会组织书法爱好者为社区居民和退役军人写春联、送祝福。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多年,深受大家欢迎。

“我们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自觉将爱国主义情怀植于心、践于行。”这是樊迈群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部队到地方,从在职到退休,樊迈群的身份在变,岗位在变,但初心从未改变。

如今,虽已年过七旬,这位“老班长”依然每天准时来到办公室,继续为他深爱的爱国拥军事业忙碌着。他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要继续为部队、为老兵做事。”

十余载春秋,在珠海这座海滨城市,樊迈群与团队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内涵。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老班长工作室”真正成为了退役军人的温暖之家,成为了连接党和退役军人的坚实桥梁。

南方+记者 马瑞婕

通讯员 叶婷婷 刁晓玲

编辑 陈文焕
校对 牟元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