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开学第一课”:共学基孔肯雅热防控与蚊媒控制

作者 张柳青;杨斐君 2025-09-01 19:22

9月1日,梅州市74万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迎来秋季学期第一天。由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疾控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梅州记者站共同推出《开学第一课!健康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与蚊媒控制》正式上线,将“基孔肯雅热防控与蚊媒控制”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核心主题,为全市师生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健康科普课堂。

课程回顾:《开学第一课!健康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与蚊媒控制》

基孔肯雅热作为典型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夏季高发的蚊虫密度为疾病传播埋下隐患。

课堂上,梅州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专家侯珊珊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与蚊虫活动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及危害,让师生们清晰认识到 “早发现、早应对” 的重要性。

同时,针对校园场景,梅州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专家吴娟娟重点演示了科学的蚊媒控制方法:从教室、宿舍、食堂等区域的积水清理(消除蚊虫滋生源),到合规使用驱蚊、灭蚊用品的注意事项,再到师生日常防护技巧(如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等),每一项操作都细致具体,确保师生能学懂、会用。

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蚊媒传染病防控需“家校社”协同发力。此次联合开展健康课堂,既是落实校园公共卫生安全责任的具体举措,也希望通过“开学第一课”的示范效应,让健康防控知识深入每一位师生、家长心中,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南方日报梅州新闻部也通过多渠道对此次“开学第一课”进行传播,助力健康防控知识更广覆盖,为梅州校园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凝聚社会共识。据介绍,后续,梅州市相关部门还将持续关注校园健康安全,开展系列科普与防控行动,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文字 南方+记者 张柳青

图片 南方+记者 杨斐君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