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镇井都,藏着一个2500亩“菜篮子”|周观潮南“百千万”

作者 张伟炜 2025-09-01 18:23

一日三餐,老百姓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份“绿”意十足的蔬菜,一些五彩缤纷的瓜果。潮南区是汕头市的农业大区。眼下,新鲜的蔬菜接茬成熟、轮番上市,不断从田间到餐桌丰富舌尖的滋味。其背后,是日益丰盛的“菜篮子”。

井都是潮南区的农业大镇,拥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种养专业合作社32家,以及台湾农民创业园,生猪省级、甘薯市级和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家底”厚实。2024年,该镇农业总产值14.456亿元,同比增长10.4%。

井都镇上南社区蔬菜基地。

井都镇上南社区蔬菜基地。

清晨一大早,走进井都镇上南社区的蔬菜基地,只见几位农民正在熟练地采摘空心菜。随后,这些空心菜被分拣、装筐,运到上南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据悉,上南社区现有蔬菜基地25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1200亩,种植品种以长势强、耐高温、产量高、品质优、适合当地市场的绿叶菜为主,2012年就已注册“上南蔬菜”商标。

在井都,农户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井都,农户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最近天气炎热,农户们常常起个大早到田里采摘蔬菜,批发市场常常到凌晨4点半就结束交易了。”上南社区负责人郑宏丰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每年入伏后到9月上旬,高温、暴雨、暴晒等因素容易对蔬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蔬菜产量减少,俗称“伏缺期”。

为有效应对夏季蔬菜“伏缺”,保障市民“菜篮子”,上南社区早些年就探索出了“经联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并聘请农业技术专家为顾问,对农户开展全员技术培训,示范基地还配套喷灌设施、蔬菜大棚,可进行反季节生产和种苗培育。

蔬菜基地种植品种以长势强、耐高温、产量高、品质优、适合当地市场的绿叶菜为主。

蔬菜基地种植品种以长势强、耐高温、产量高、品质优、适合当地市场的绿叶菜为主。

“为解决销售问题,2010年我们在上南学校前方开辟了占地面积2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2018年搭设了遮阳棚。销售旺季时,这里经常有上百辆运菜车来往,销量最多时超过10万斤。”郑宏丰说。

蔬菜丰收,“土地”是基础、“服务”是支柱。社区干部郑少龙介绍,在保障蔬菜供应之外,社区党员干部也积极做好蔬菜的工厂化生产服务,投入资金建设田间喷淋系统、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设备,提高蔬菜生产效率。

增的是设施,暖的是民心,促的是发展。如今行走在井都镇,既能感受到农业产业发展的热潮,也能体会到宜居环境的惬意。标准化管理、机械化操作不仅可以更大程度地解放生产力,也让农户们有了好的收成,助力乡村振兴。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牟元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