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全面焕新的宝安体育馆,宝安区召开十五运会宝安首赛新闻发布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宝安区赛委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会上介绍了宝安区承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四项赛事的筹备进展。
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坐拥宝安国际机场、深中通道等战略要道,是深圳的产业大区,更是人文枢纽、赛事名区,从“湾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到世界帆船巡回对抗赛总决赛,宝安已逐步成长为辐射湾区的赛事高地,赵心童、林高远等体育名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当下,宝安正以最大热情、最高标准、最实举措,全力打造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标杆赛区”。
智慧赋能,全链条保障赛事高效运行
科技与智慧,是宝安办赛的突出亮点。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宝安体育场、体育馆等四个场馆完成智慧化升级,融入AR/VR导览、AI数字人、智慧导航等智能服务,本土企业提供超高清大屏、智能座椅等产品支撑,“宝安智造”闪耀全场。
围绕“绿色全运”理念,场馆推出智慧导航、智慧公厕等便民服务,并建成“光储超充与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充电站”,实现“一秒钟一公里”超快充,将低碳理念融入赛事各个方面。
为确保赛事顺畅,宝安区建立了高效的协同筹备机制。2024年8月,宝安区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宝安区赛委会,参照市执委会建立“9+4”(9个工作部和4个专班)工作机制,组建3个竞委会(拳击、模型和残特奥会田径马拉松)和1个工作组(足球)。
此外,宝安通过整合宣传、文体、公安、交通、应急、卫健等40余个部门资源,组建近千人的综合保障队伍,覆盖赛事组织、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确保从筹办到执行全流程“无缝衔接、高效运转”。
同时,赛区还组织开展了拳击、足球测试赛及模型(航海、车辆)赛事联调联试,全面检验场地设施、竞赛组织与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致力于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专业服务,确保各项保障工作“看得见、靠得住”。
作为“第一印象”窗口,赛事期间宝安国际机场预计接待运动员和技术官员2.1万人次。宝安会同机场集团全力打造高效、温暖、专业的五星级抵离服务保障体系,展现城市温度与效率。
据悉,本届全运会宝安分赛区的首项赛事——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模型(航海、车辆)项目决赛将于9月20日拉开战幕。
宝安分赛区负责承办模型(航海、车辆)、男子足球(18岁以下组别、20岁以下组别)、拳击以及残特奥会田径马拉松四项赛事,并承担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场闭幕式属地保障的重任。整个赛事期间,宝安预计接待运动员和技术官员2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运会群众比赛模型(航海、车辆)项目决赛是宝安分赛区首场赛事,海陆模型足球团体赛也是首次纳入全运会比赛项目。届时,全国18支模型团队、281名运动健儿将齐聚宝安、参与角逐。
以“赛”提质,擦亮城市品质新名片
宝安始终坚持“赛事筹备与城市治理同频共振”的理念,以赛事为契机,结合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集中推进市容环境、交通环境、交通秩序、建筑工地、生态环境、文明宣传等六大专项提升行动,在完善赛事保障的同时,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聚焦城市重点区域,宝安区在重点场所、门户片区及主干道,系统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城市公园美化、夜间照明升级等工程,让城市空间更具颜值与活力。
通过赛事筹备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宝安持续擦亮城市宜居、友好、出彩的鲜明底色,让市民共享“办一场赛、提一座城”的实效,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以“赛”兴业,激发文体旅商新活力
“借赛事兴产业”,宝安区全力推进“体育+科技”“体育+文旅”“体育+消费”深度融合。通过赛事引流促进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播。推出全运主题文旅线路,联动前海冰雪世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结合赛事推出湾区文化新体验活动;打造体育消费季,激发产业新活力。宝安构建“赛事引流-消费转化-文化传播-文旅带动”闭环,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品牌影响力。
多项文旅活动也将密集推出:前海冰雪世界9月29日开业,目前已整合景区、酒店、餐饮等业态推出“冰雪经济”联票;“湾区之眼”将于9月26日启动运营,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壁上丹青 盛世风华—壁画里的大唐”展览;欢乐港湾欢乐剧场将上演《有故事的歌》音乐剧全明星音乐会,滨海廊桥将举办恐龙博览展、潮玩市集等特色文旅项目。
此外,宝安联合腾讯音乐举办“潮音海上来”音乐会,引进孟庭苇、Capper等演唱会,滨海艺术中心上演《万尼亚舅舅》《剧院魅影》等高端剧目。全区联动酒店、景区、餐饮、零售等近150家企业,推出“十五运会票根享优惠”及消费券活动,全面激发经济活力。
为提升服务体验,宝安还特别推出“港澳客专属礼遇”,优化离境退税、外币兑换等服务,开通文旅巴士专线串联景点与商圈,真正让赛事流量“留下来”。
撰文:罗维维
图片:何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