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是中国五大名木之一,以其独特的纹理、色泽和药用价值闻名,在明式家具中广泛应用。因原材料的稀缺性,文玩界称其为“木中黄金”。
在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港头村,40余棵海南黄花梨树分散在村庄的房前屋后,部分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经查证,村中存活下来的海南黄花梨树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村民从海南带回的发财树,是村民们为了生计走南闯北、敢于拼搏的真实写照。
村干部与村民在黄花梨树话家常。何德戈 摄
村干部与村民在黄花梨树话家常。何德戈 摄
村中的吴老爷经常带着孙子、孙女在自家门口的黄花梨树下乘凉,据他回忆,当时正值新旧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刺激社会经济发展,港头村人民发家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依靠港头村便利的交通,从海南运回了一批又一批的黄花梨树,并种在了港头村的大地上,为港头村人民留下了一笔“绿色财富”。
港头村是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历史文化名村、革命老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曾被评为茂名市生态文明村。村中海南黄花梨树大多位于村前屋后,两三棵为一处,种植范围涵盖全村。
港头村干部在检查村中海南黄花梨树生长情况。何德戈 摄
港头村干部在检查村中海南黄花梨树生长情况。何德戈 摄
港头村支书吴智春介绍,几十年过去了,有的海南黄花梨树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都不愿拿来换钱,至今都没有对外出售过一棵。
村中的老人小孩都把自家的黄花梨树当成了传家宝,经常在黄花梨树下话家长里短、你一句我一言,其乐融融。
港头小学是村中唯一一所小学,校内保留了全村约四分之一的海南黄花梨树,村里的小学生经常在树下嬉戏玩闹与读书学习。这10余棵黄花梨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港头少年求学成才。
港头村小学有十多棵海南黄花梨树。何德戈 摄
港头村小学有十多棵海南黄花梨树。何德戈 摄
2024年,港头村被评为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对象。为更好保护现存的海南黄花梨树,港头村坚持规划先行,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标准融入村庄规划,制定了《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港头村“百千万工程”建设方案》,以“基础全、风貌好、产业兴”为未来愿景,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逐步打造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绿色发展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村里,村民又携手种植下花球、秋风木、黄花铃火山榕等1435棵,为港头村典型村建设添多一份“红花绿叶”。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李天 何德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