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前海)中心揭牌

作者 张玮 2025-09-01 08:51

备受关注的“深港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前海)中心”在日前举行的“深港联动·共赢未来”2025年前海科创生态建设重大项目启动仪式上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由前海科创集团、香港理工大学、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联合建设,标志着深港跨境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正式启动。

“此次合作首次将全球认可的国际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引入内地,将助力深港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罗璇说。

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谭伟豪也表示,这是国内首次融合国家技术经理人和国际权威资格认证的培训项目,具有开创性意义。

当日,“以投促引”重点科创项目、上市企业培育计划等也同步启动,并发起深港国际科创生态合作加速行动倡议。

“培养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产学研复合型人才”

“深港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前海)中心”的揭牌是前海参与深圳市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将通过“学分认证+实战训练+资源对接”三位一体培育机制,聚焦深港技术经理人培育,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关键人才支撑。

“香港虽然科研资源丰富、与国际联系紧密,但一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产学研复合型人才,该中心将通过实战化、国际化课程,培养一批对产业熟、对市场了解的专业人才,弥补短板。”谭伟豪表示,项目坚持“实战导向”,课程设置不仅包括理论传授,更强调项目实操和资源对接,学员将深入香港科学园、多家高校及深圳产业一线。

“看项目、定市场、组团队、分利益,完成真实技术转化全流程。”谭伟豪表示,课程吸引了投资人、企业市场负责人和商学院学生等多方参与,通过跨领域协作,搭建人脉、共享资源,打破以往信息不对称和闭门创新的局限,并透露未来课程将扩展至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构建更广泛的产学研投网络。

“即将在前海推出的国际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是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项目,由港理工负责课程实施与证书颁发,为大湾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管理高端人才。”香港理工大学知识转移及创业处总监王家达说。

王家达表示,前海拥有独特的制度创新与跨境合作优势,为学校深化内地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未来将充分发挥在前海科研与培训平台功能,进一步畅通粤港澳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构建更加高效的产学研协同生态,共建国际科创枢纽。

五大方向加速深港国际科创生态合作

活动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前海科创集团、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华润知识产权公司、香港英诺天使基金等“产学研资服”代表现场共同发起“深港国际科创生态合作加速行动倡议”。

倡议聚焦五大方向,包括“构建深港科创资源共享网络、培育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对接技术应用场景供需、打造深港跨境数据流动和产业交流新阵地”,拟号召深港各界凝聚力量,实现“创新融合、资本联动、成果互鉴”,为深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前海是最懂香港的地方。”在谭伟豪眼中,前海在推动香港与内地合作中优势独特,不仅吸引大量香港金融、专业服务界人士落户,国际保险、银行等机构首批牌照多在前海发出,已形成高度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环境,前海梦工场更是香港青年创业首选地,多所香港高校均已进驻。

“前海团队中不少成员来自香港,更懂香港创业生态,提供‘贴地服务’,增强了港人认同感。”谭伟豪认为,随着前海区域扩展至宝安等地,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前海可作为香港企业进军内地的‘第一站’,企业在前海完成初步孵化和市场定位后,可快速对接东莞、惠州等地的供应链与生产基地,在大湾区发展起来。”谭伟豪建议,前海进一步与松山湖、佛山等产业集群强化联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创新生态圈。

王家达也表示,大湾区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区域,香港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在这一区域的科研与产业化布局。目前,除在前海已落地“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和“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外,在中山和惠州也都设有研究院,形成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台体系,“希望借助湾区丰富的产业资源扩展我们的触角,把有用的技术转移出去”。

一批前沿领域科创企业落地前海设研发中心

当日,力积存储、乾鹏科技、志凌伟业、恒安嘉新、科微医疗、中大数据、数创弧光等人工智能、存储芯片、数据科技、先进制造、生命健康前沿领域的科创企业签约落地前海并设立研发中心。前海科创集团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企业赴港上市培育,助力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数创弧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CEO江旭辉认为,深圳工业革命级的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算力、算法、数据”是人工智能三要素。“其中,算力决定一件事情能不能做,能否做出AI;算法在繁荣的开源生态之下,让用户享受到好用的模型;而真正决定企业能否用AI去服务于实际业务的,则在于对数据的高效利用。”江旭辉说,前海有大量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有包括跨境数据在内的丰富数据资源,这也正是企业选择前海的重要原因。

“前海科创集团近期已与我们共同发起设立前海首支‘深港共投’特色基金,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高端制造、生命科技等前沿领域,充分发挥两地资金活力,推动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鼎晖百孚管理合伙人应伟说。

鼎晖百孚合伙人曹旭则认为,前海乃至整个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空间广阔。他直言,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更多聚集于长三角地区,相比深圳的城市能级,生物医药民营企业数量仍偏少。“近两年深圳和前海对该领域的扶持力度正在显著加大,我们所投的部分企业在前海发展态势良好”。

在曹旭看来,政策创新高地与人才政策红利是前海最突出的吸引力。“前海能推出突破性政策支持,是很多区域不具备的制度优势。同时,前海人才政策在深圳是最好的,尤其是个税优惠政策对标香港,对海外人才及外籍人士吸引力显著。”曹旭认为,越来越多海外科研人才归国寻求发展,前海凭借其政策与区位优势,正成为吸引国际化人才落地的重要区域。

“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具有高度国际化属性,非常需要前海这样的窗口性区域平台,我们愿意推动更多企业来到前海。希望前海在医疗数据跨境、政策突破等方面率先探索,为国家更大范围的制度创新提供实践经验。”曹旭评说。

南方+记者 张玮

实习生 魏宇非

编辑 钟常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