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
“海陆丰号”卫星成功发射
5月19日,15时38分许,山东日照港畔,“海陆丰号”卫星成功发射!现场市民传来阵阵欢呼声,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瞬间。
作为海陆丰人,余浩帆今日特地来到日照,为的就是见证“海陆丰号”的升空。他说:“非常激动!作为海陆丰人,能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我感到非常自豪,现在天上不仅有雷公,也有‘海陆丰’!”
“海陆丰号”卫星助力数字新城建设
“海陆丰号”的卫星编号为“天启18星”,与此次发射的其他三颗卫星一样,都是“天启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 “海陆丰号”卫星入轨,“天启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增加至37颗,星座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一代星座基本发射完毕。
此次卫星方北京国电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萍说:“这次发射将使得星座的覆盖更加均匀,通信时效进一步提高,将进一步提高海洋、海事、农业、应急、水利、电力、石油、物流、生态环境、智慧城市、单兵救援等行业场景的使用效果。”
“天启星座”作为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具备全球覆盖、通信容量大、低功耗、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空天地海”四位一体的卫星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服务。
马萍说:“‘海陆丰号’卫星基于 ‘天启星座’的整体特性,在海洋经济和陆地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她介绍,海洋经济方面,“海陆丰号”卫星能为海洋牧场、渔船监管等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在陆地资源管理上,“海陆丰号”卫星可用于资源管理统筹、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
例如在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通过搭载的各类传感器,“海陆丰号”能收集海洋环境信息,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等数据,实现对海洋牧场环境的实时、远程监测,为海洋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保障,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再者,通过布置传感器,“海陆丰号”能对陆地的森林、石油、电力等资源进行普查监控,了解资源分布状况和状态信息,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近年来,汕尾加快布局数字产业,抢占数字经济“新风口”,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在汕尾设立服务基地,成为粤东西北唯一拥有2家数据交易所服务基地的地市。
此次“海陆丰号”卫星上天,正是汕尾贯彻落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相关部署的具体举措。
接下来,汕尾市将抢抓国家和省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布局和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赋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现海陆丰革命老区人民新担当新作为,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何取名“海陆丰号”?
“今天‘天启星座18星(海陆丰号)’成功发射,意义非凡!这颗以海陆丰命名的卫星,不仅是对以彭湃同志为代表的海陆丰革命先烈的缅怀和纪念,更是海陆丰革命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延续。”汕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欣昕说。
现场望着不断上升的“海陆丰号”,陈欣昕表示,接下来,汕尾将充分利用卫星数据资源,拓展海洋产业、应急救援等业务,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建设中展现汕尾新作为。
此次,汕尾市与深圳航科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谋划空天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家的航天信息产业贡献一份力量。该企业是专业从事太空前沿新技术、卫星及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技术等的航天创新型企业,也是“海陆丰号”的冠名方。
深圳航科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秀权说:“在海陆丰地区发展航天航空产业,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和价值。海陆丰有着革命和历史的传承,冠名‘海陆丰号’卫星,从地面到天上,对整个海陆丰地区、汕尾市的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方向都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作为周恩来、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开创了中国土地革命的先河,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1958年,徐向前的一篇回忆录文章《奔向海陆丰》,回忆了1927年广州起义革命军余部,一路杀敌突围,翻山越岭,奔向群众基础深厚的海陆丰、保存革命火种的那一段峥嵘岁月。
徐向前在文中说:“因为那里南靠大海、背靠大山,那里早已有苏维埃政府!”后来这篇文章被收录进中学语文课本,深深影响了一代人,不断激发着全国人民对海陆丰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这里,也是“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故乡。
“奔向海陆丰”短短五个字,象征着希望、信任、方向,是英雄的老区人民用血与肉铸成的红色标志、金色招牌,饱含着革命先辈对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无比信任,是对“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海陆丰革命精神的生动映照和鲜活阐释。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句俗语,源自明末文学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一书中的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汕尾沿海地区,因当时北方官军不习水性,未能取胜,而当时海丰辖地碣石本地土著兵力习水性、知地形,联合官军在碣石大德港一战大败倭寇。捷报送到京城后,嘉靖帝大喜,说:“有如春雷贯耳,海丰也!”
如今,这句话成为汕尾人敢为人先、拼搏进取的生动标签。
物换星移、沧桑巨变,汕尾人民始终珍惜“海陆丰革命老区”这块弥足珍贵的金字招牌,并不断赋予它新的意义和内涵,当前正以磅礴动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彰显新的活力与生机。
如今,当每一位海陆丰人仰望星空时,都能感知到天上的“海陆丰号”,和那跳动着的海陆丰血脉。
采写/脚本/出镜:南方+记者 汪旭莹
拍摄/剪辑:汕尾里里安
摄影:云上天镜SpaceLens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