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2%,服务如何延伸至百姓身边?

广东健康头条 2025-05-19 17:43

从城市社区到偏远山村,广东正在织密一张守护百姓健康的基层网络。

5月19日是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截至2024年,全省6.8万名家庭医生组建起家庭医生团队,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到5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84.29%,开放家庭病床超过5.6万张。家庭医生正逐步成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健康守门人”。

惠州龙门县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

惠州龙门县总医院慢病管理中心

签约服务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从大城市社区到偏远山村,广东的家庭医生正以各具特色的服务方式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陈楚葵辞去县级医院工作,来到汕头潮南区成田镇宁湖村卫生站,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在这片山路崎岖、交通闭塞的丘陵村落,分散居住着3800多名村民。过去,看一次病要徒步6公里到镇区,如今许多“小病”已能在村卫生站解决。

“绝不让乡亲们再因看不起病而受苦。”陈楚葵坚持不开大处方、不滥用抗生素,对贫困家庭垫付药费,还对独居老人上门送医送药。

他通过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动态管理重点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开展定期随访和用药指导;遇到疑难病例,也会协助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让“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发现”。

一次,85岁孤寡老人黄伯伯因严重带状疱疹行动不便,陈楚葵连续半个月每天下班后骑行3公里上门换药,直至老人康复。

老人亲手缝制锦旗相赠:“祖传秘方救世人,医德高尚众知恩”。这份情谊成为他最珍视的回报。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优先签约对象

广东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正从“扩面”迈向“提质”。

广东支持家庭医生为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连续性管理服务,将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全省1747家基层医疗机构已建立慢病管理流程,开放家庭病床2.3万余张,实现“上门巡诊”常态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逐步深入社区,与3.1万余个社区网格建立协作机制,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同时,全省已有514家二级以上医院将部分门诊号源优先预留给基层,建立转诊“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更加顺畅的就医路径。

在制度探索层面,惠州龙门县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建成慢病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患者信息、医疗资源、诊疗技术等的互联互通。通过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团队,慢性病患者可就近获得预约、诊疗、筛查、建档、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并享受长期处方服务。

2025年,广东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家庭医生团队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对象。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粤卫信

编辑 朱琦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