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5日,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大湾区)车联网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车联网专业委员会、车路协同创新联合体、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车联网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第二届车路云发展论坛期间,中国信通院葛雨明解析“5G+C-V2X”协同组网方案,结合长沙、苏州案例验证其在安全预警、网联自动驾驶中的实效中国移动展示“5G+V2X融合组网”等四大融合方案,上海金桥5G-A示范路线实现L4无人车低时延(20ms@99%)支撑。广东智能网联创新中心蔡刚强披露广州“一带四区”建设成果:部署407个RSU、419套感知设备,覆盖386公里道路,服务超万辆车。深城交段进宇强调L3智驾需路侧感知与云控平台协同,提升全域感知与动态服务能力;广州信投杨春宁建议“点—线—面”差异化部署(Ⅰ类路口配高算力设备,Ⅱ类通道配毫米波雷达,Ⅲ类路段以视频监控为主)降低成本。
第二届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论坛上,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成员李焯麟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城市:香港经验与全球合作展望》为题,分享了香港、澳门在连接中国大陆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和成功经验。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总工程师谢振东则聚焦产业链构建,强调“需强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协同,推动无人机、eVTOL等核心装备自主化,培育‘湾区制造’品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教授章文晋从人才培养角度指出:“低空经济是多学科交叉领域,需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模式,重点突破飞行控制、空域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缺口。”
会议分享环节,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总工程师刘化龙以“AI机器人助力智能驾培升级转型”为主题,从高校教学与成本优化,个性化与科学化教学,安全与体验升级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AI机器人教练的优势。
同期,《AI 智慧驾培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携手深圳一三数智、广州交信投、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及广东省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围绕设备安全、数据交互等核心领域构建全国性技术规范。此外,AI 物流赋能中心授牌仪式同步举行,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赋能,推动 AI 技术向物流运输场景延伸。
南方+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