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汕头市版权局、金平区版权局、广东省版权基层工作站(汕头)联合汕头市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版权赋能文旅,非遗振兴乡村”宣传活动在金平区岐山街道西陇社区成功举办。
据悉,本次活动以“版权+文旅+非遗文创”为核心,深度探索版权保护与非遗传承、文旅发展的融合路径,以版权赋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提升社会版权保护意识,为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新动能。
活动现场,陶瓷微书、潮绣、编织工艺、陶瓷彩绘、金漆画、剪纸、篆刻等极具潮汕特色和独创性明显的美术作品集中展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潮汕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更彰显了非遗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通过版权保护与赋能,这些非遗文创产品正逐步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旅商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现场教学+版权宣传+交流研讨”的版权宣传形式。活动伊始,版权宣传视频生动展示了版权保护在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直观的视觉体验。随后,版权领域专家进行了专业的版权知识宣讲,围绕非遗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及运用等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工艺技师们讲解如何通过版权保护自身创作成果,以及如何借助版权赋能拓宽产品市场渠道。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工艺美术协会专家学者及社区代表,围绕“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遗工艺大师工作室落地村居”“精品文旅线路打造”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将非遗大师工作室引入村居,不仅能够促进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还能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集非遗体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文旅项目。而通过版权保护,进一步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辨识度,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推动“文化+旅游+版权”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街道、社区已先行一步,立足当地人文特色,创作属地人文特色LOGO并在版权管理部门指导下完成作品版权登记,成功打造出属地品牌文创名片,为版权赋能乡村文旅产业提供了生动范例。这一实践充分证明,版权保护不仅是对作者成果的维护,更是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手段。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法律法规与政策宣传,引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坚持弘扬与创新并重的版权赋能工作思路。未来,汕头市版权局还将持续推动版权保护工作与非遗传承、文旅发展的深度融合,以版权赋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汕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记者 陈斐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