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5日晚上,顺德区陈村镇潭洲村的党员活动中心将准时开课,在潭洲村党委书记苏宝华的带领下,300多位党员分布在村内五个活动点共同学习,听取村务汇报,并就收集的问题展开讨论。
二十公里外,勒流众涌村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众涌村党委书记卢世强正与长者们共话家常,倾听社区需求。每天上午,数十位老人聚集于此,唱曲聊天之余,也关注村里事务,结伴参与志愿服务。
7月4日,“暖家便民集,健康伴您行”潭洲村党群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在潭洲村文化广场举办。
7月4日,“暖家便民集,健康伴您行”潭洲村党群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在潭洲村文化广场举办。
与此同时,均安仓门社区灯光夜市人流如织,仓门社区党委书记欧阳国颂创新“三匙开门”党建法,盘活闲置地块打造的“星光市集”已成为区域夜经济新地标。
三位“头雁”以强化组织建设为引擎,正推动昔日的软弱涣散村居焕发新生,绘就各具特色的振兴图景。
头雁领航:六旬灯火淬炼组织战斗力
顺德陈村地处广佛交界,地铁穿行、项目云集,大量新市民涌入给潭洲村治理带来挑战,重塑组织建设成为破局关键。
潭洲水道波光粼粼,映衬出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的潭洲村。
潭洲水道波光粼粼,映衬出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的潭洲村。
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潭洲已坚持60多年,成为凝聚力量的核心阵地。2020年,苏宝华来到潭洲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攻坚平台:当一些重大项目征地支持率仅70%时,他组织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中深度解读政策,发动入户宣讲,最终支持率跃升至90%以上。“走群众路线不是口号,而是解法!”潭洲村党委委员何满林很是感慨。
“书记立办”机制则将组织力精准对接民生痛点。何满林见证了改变:更大功率的路灯照亮夜路,卫生黑点变身花草园,新市民办证难在水晶城专设点解决。“这些议题,正是从主题党日的讨论中‘生长’出来的。”
组织堡垒的强化,催生了发展活力。新市民党员蔡伊主动成为志愿者,她表示:“看着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关系越来越融洽,能感受到村委会在真心为村民服务、做实事。”
在“亮光工程”“美村整治”等项目的推进下,潭洲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并融入文旅发展。区家大街——曾经的公社队址、宗祠聚集地,经过改造,蝶变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活力的城乡焕新名片。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青砖墙上重现供销社票据,变压站化身复古书屋,老屋则变身为邮政时光、历史影像墙、青春歌舞厅等怀旧空间。
潭洲村区家大街经改造后,升级为潭洲时光九八街。
潭洲村区家大街经改造后,升级为潭洲时光九八街。
组织筑基:银发志愿团激活“党群共治密码”
与潭洲村相似,众涌村也在“领头雁”的引领下,架起了基层党群沟通的桥梁。
“卢书记,生日会啥时候办?”众涌村党委书记卢世强刚踏进养老中心,就被王倩(化名)热情拉住。这般亲密的场景,在2020年他初到时难以想象——当时干群关系冰冷,历史矛盾盘根错节。
如何破局?卢世强与17个村小组负责人深入研讨,决定发挥众涌村长者众多的特点,深耕长者服务。
众涌村党委书记卢世强为优秀长者义工颁发证书。
众涌村党委书记卢世强为优秀长者义工颁发证书。
他带领班子将废弃的众涌中学旧址改造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长者提供唱曲、谈心、书法、烹饪等丰富活动;引入社工联动资源,通过“社工运营+第三方配餐”,为弱能困难长者及残障人士提供午晚餐配送;整合社区卫生站、康复师、双百社工、律师等力量,开展便民惠民的外展康复服务。
众涌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众涌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服务的深化,激发了长者参与村居治理的热情。养老中心、榕树下、祠堂里、党群服务站,都成为大家促膝谈心、共议村务的场所。卢世强带领村“两委”成员,通过倾听长者心声,精准把握问题,快速响应解决。目前,众涌长者志愿队在册志愿者达112人,年度服务总时数2738.5小时,更多长者在社区找到了发挥余热的舞台……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做群众工作,长者的一句话,往往比我们的十句话都管用。”卢世强深有体会。除了服务长者,卢世强也敏锐关注村民对儿童成长的关切,推动建立了村居幼儿园和研学基地,并定期为儿童送去福利。
信任在服务中生根发芽。在党建引领下,众涌村党群沟通日益畅顺,“以老助老”氛围浓厚。通过抓住“一老一小”关键点,逐步构建起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友好社区,村民认同感显著增强。为赋能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12月,村党委携手热心乡亲,共同发起“太平众涌育教帮扶慈善基金”。截至2025年4月,该基金已募集善款463万元,成功落地5个公益项目,涵盖奖教激励、敬老关怀、“众涌春色” 非遗文化传承等领域,切实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实践:灯光夜市点亮共富新路径
面对发展滞后、集体拮据的困境,仓门社区党委以创新破题,实践“三匙开门”党建工作法,深化党群联动,盘活闲置资源、激活集体经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7月2日,仓门社区党委召开“七一”党员大会,社区党委书记欧阳国颂向大会报告了自2024年7月以来工作成效及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7月2日,仓门社区党委召开“七一”党员大会,社区党委书记欧阳国颂向大会报告了自2024年7月以来工作成效及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为了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仓门社区党委坚持担当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创新开展书记茶话会、街头议事协商机制,实现村级议事协商常态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公共事务决策透明化,让乡村治理从村干部的“独角戏”变成辖区群众的“大合唱”。
仓门社区党委更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助力基层治理。自2019年以来,申请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等多方支持,已获超100万元社区公益基金资助10个社区公益项目,涵盖学前教育、社区养老、社区营造等多个领域,显著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2024年8月,还成立了仓门社区共享慈善基金,将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塑造和谐美丽的社区。
乡村要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各类沉睡“资产”,2023年初,仓门社区党委瞄准闲置地块潜力,将村改腾退的60亩荒废工业区改造为“仓门灯光夜市”。设计上引入专业团队,设置161个摊位及儿童游乐区,创新打造150米“星光大道”、100米“时光大道”及6处网红灯光打卡点,配备舞台和大型卡通装饰,赋予夜市文化吸引力。管理上推行“以租代管”模式,通过集体资产竞标引入成熟物业公司运营,既解决流动摊贩规范经营问题,又带动年集体收入增长超130万元。
2024年仓门社区集体收入达2580万元,同比劲增16.5%。在党群合力下,仓门从“发展洼地”跃升为均安品质夜经济的新名片,印证了组织强则发展兴的实践真谛。
仓门灯光夜市
仓门灯光夜市
坚强的党组织是破茧重生的核心引擎,而书记作为“领头雁”,决定着振翅的高度与方向。当党员带头解难题、群众齐心谋发展,昔日的“软弱涣散”便化作党群连心的沃土。
夜色中,潭洲村新装的路灯照亮归途,仓门“星光市集”灯火璀璨;晨光里,众涌长者笑领生日寿面。这些温暖的剪影,正是顺德乡村重焕生机的底色——以头雁之姿领航,以组织之力深耕,让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
采写: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蓝志凌 李欣
受访村居、陈村宣办、均安宣办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