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破局!东莞制造跃升路径,这场圆桌论坛深度解码

作者 龚菊;张铭芝;刘冠希 2025-08-01 10:48

近日,在东莞资本市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并购整合推动东莞制造跃升”圆桌论坛上,来自券商、实体企业、国际咨询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四位嘉宾,通过“聚焦实践与策略”与“共议跃升路径”两个环节,深入探讨制造业并购的“东莞路径”,为这座制造强市的并购实践注入了多元智慧。

作为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及超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制造业高地,东莞的产业生态对并购重组有着天然的内生需求。东莞上市公司该如何借力战略性并购,实现规模扩张、技术突破、生态构建,最终锻造可持续的全球竞争力?如何让并购重组真正成为推动东莞制造跃升的强力引擎?多位嘉宾表示,要以专业服务为支撑,以战略协同为核心,让并购重组真正成为激活产业动能、锻造全球竞争力的“金钥匙”。

聚焦实战操作,拆解东莞制造并购关键路径

论坛第一环节“聚焦实践与策略”,嘉宾们聚焦具体操作,拆解并购全流程的关键节点。

东莞证券总裁杨阳。

东莞证券总裁杨阳。

作为一家东莞本土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东莞证券已形成“立足本地、面向华南、走向全国”的业务格局,在服务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东莞证券总裁杨阳指出,今年以来,因为东莞的上市公司以制造业为主,通过协议收购达到并购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核心在于“精耕细作”——不仅要完成交易,更要做好并购后的产业资源与技术禀赋整合。他以行业案例警醒,跨界并购需紧扣主业,结合政策方向、市场环境以及结合自身客观实际等维度审慎评估,专业金融机构的全程参与有助于科学评估跨界并购的可行性并有效管理其风险边界。

近年来,捷邦科技通过稳健的业务拓展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成为东莞精密智造领域的优秀代表。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重要供应商,该公司近期也进行了战略并购。捷邦科技董事副总经理林琼珊以企业实战经验为引,分享了企业并购的“三重考量”:坚守主业赛道,确保标的与消费电子、锂电、新能源材料等核心业务形成技术护城河;注重团队适配性,通过资源支持与文化管理理念磨合,避免“水土不服”;依托律所、券商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架构设计、财务核查等环节筑牢风险防线。

安迈董事总经理、全球交易咨询部门亚洲区联合负责人袁皈泰。

安迈董事总经理、全球交易咨询部门亚洲区联合负责人袁皈泰。

安迈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专业顾问公司,现有超7000名顾问,在交易、并购、重组等方面咨询经验丰富。安迈董事总经理、全球交易咨询部门亚洲区联合负责人袁皈泰则聚焦跨境并购,对比自建与并购两种模式的优劣:前者虽稳定但投入大、周期长;后者可快速获取管理团队、供应商网络,并减少技术壁垒,但需以精准战略定位为前提。她建议企业在交易后需首先确保双方原有业务不受干扰,在此基础上迅速制定并执行投后协同计划,同时依托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支持,最终实现投后赋能的目标。

2020年创立的日初资本,以“产业投资+深度运营”模式见长,重点布局消费科技与智能制造赛道。从资本视角出发,日初资本副总裁卢一波结合东莞产业特点,优先推荐两类并购标的:一是助力制造企业向品牌端延伸的优质团队,二是能提质增效的横向整合标的。他表示,撮合并购需精准匹配买卖双方需求,联动挖掘协同价值。

锚定跃升目标,共议并购驱动产业升级之策

当议题进入“共议跃升路径”环节,嘉宾们将目光投向宏观格局,探讨如何以并购驱动东莞制造实现价值链跃升。

“并购在于并,不在于购,而且并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杨阳认为,并购的目的在于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价值提升与竞争力强化。东莞上市公司的并购需紧扣“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主线和产业升级主题,善用金融工具、做好并购之后的战略协同、财务管理、运营整合、风险管控等工作,在相关监管政策允许下实现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券商作为中介机构应全程陪伴企业成长。

捷邦科技董事副总经理林琼珊。

捷邦科技董事副总经理林琼珊。

林琼珊聚焦“并购的本质”这一核心命题。她指出,东莞这片产业沃土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优厚条件——既有东莞市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保驾护航,也有东莞市上市公司协会各类帮扶活动的助力加持。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聚焦自身价值的持续成长,恪守长期主义理念,摒弃对短期效益的片面追逐。通过明确战略定位、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企业需不断推动产品与技术的迭代升级,让并购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而非盲目扩张的“加速器”。

日初资本副总裁卢一波。

日初资本副总裁卢一波。

围绕企业并购战略的成功实施,袁皈泰提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醒企业要建立专职并购团队,兼顾市场洞察与交易执行能力,保证并购过程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卢一波则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本质上是战略层面的命题,难以通过单纯收购业务部门“购买”得来,因此企业需审慎反思并购的必要性,让并购与自身能力培育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协同态势。

未来,如何打造更具前瞻性的并购战略、构建更系统的投后整合机制、形成更高效的创新生态,将成为决定并购成败与制造跃升的关键。借由此次圆桌论坛的思想激荡,东莞制造正在以更清晰的路径和更坚定的信心,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采写:南方+记者 龚菊

图片:张铭芝 刘冠希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