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牢记嘱托,推动广东电影高质量发展

南方评论 2025-07-14 23:38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王心刚、张良、陶玉玲、肖桂云、潘虹、宋晓英、陈道明等8位艺术家回信,勉励大家带动广大电影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这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特别是电影界的大事,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广大电影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04:59

广东深学笃行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感恩奋进 传承创新 合力开创电影事业新局面

广东是中国电影的主要发源地,是电影创作生产的沃土,也是电影产业发展的热土,在中国电影版图中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电影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感染力,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设电影强国注入了强大动能。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7月14日下午,广东省委宣传部召开座谈会,邀请张良等电影工作者代表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创作经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同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开拓精神,奋力推动广东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广大电影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鲜明指出了电影创作应该秉持的姿态和气度。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和文化滋养。推动广东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把握好“双创”原则,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素材、激发灵感,从传承千年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中挖掘价值、提炼精髓,聚焦广东知名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岭南文化IP,将源头活水融入电影创作,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更多具有世界视野、中国气派、岭南特色的精品力作。

2025年7月5日,荣登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榜榜首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回归大银幕。

2025年7月5日,荣登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榜榜首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回归大银幕。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要扎根生活沃土,提醒广大电影工作者必须运用好这个文艺创作的制胜之法。老一辈电影艺术家都把体验生活作为传家宝、必修课,拍一部作品,到工厂、到乡村、到部队,一头扎进最基层,一待就是几个月。实践证明,只有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推动广东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为人民创作、为人民铸魂的志向,弘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传统,俯身走进群众中间、走向生活深处,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文化强省建设等重点任务一线开展创作,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和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拼搏奋斗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创作更多反映人民心声、贴近人民生活的电影作品。

衡量一个地方的文艺水平最终要看作品,衡量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要创作精品佳作,寄望广大电影工作者必须重视作品这个安身立命之本。创作是电影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如果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今年以来,广东发布影视和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建立文艺选题信息交流机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影视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机制,并且按照红色革命文化、岭南文化“双创”、现实题材等类别储备项目,实施“五年百部文艺精品”创作计划,都是为了支持创作精品佳作,勇攀文艺高峰。推动广东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秉持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坚持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拓要深、艺术创作要精,充分发挥广东科创资源雄厚的优势,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电影精品。

2025年4月22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粤影之光”推介会成为“繁星计划”成果的检阅场。

2025年4月22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粤影之光”推介会成为“繁星计划”成果的检阅场。

德艺双馨是古往今来优秀文艺工作者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8位电影艺术家继续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既是对他们文艺操守的高度肯定,也是对电影行业队伍建设的明确要求。长期以来,8位电影艺术家怀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银幕形象,给几代观众留下美好回忆。广大电影工作者要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味,自觉抵制“饭圈”文化和歪风邪气的侵蚀,在明德修身中实现艺术理想和人生价值。推动广东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扬艺术民主,充分尊重艺术家的主体地位、创作个性和艺术追求,鼓励在题材、类型、风格、手法上探索创新;必须坚持目中有人,健全电影人才发现、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深入实施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星计划”,欢迎青年电影人将第一部电影放在广东创作,支持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文艺生态。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重”在践行,学习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崇高风尚“贵”在传承。让我们从重要回信中深刻感悟总书记的关爱之深、看待之重、期望之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把广东电影搞得红红火火,努力开创广东电影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