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希立仪器设备(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立仪器”)在中山市翠亨新区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正式举行启新仪式。这家专注于气密性检测设备研发与生产、成功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的企业,在中山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希立仪器中山基地。 南方+ 伍杰 拍摄
希立仪器中山基地。 南方+ 伍杰 拍摄
希立仪器董事长廖磊在仪式上介绍,公司从深圳到中山的布局源于一次考察的“意外发现”。在随深圳企业考察翠亨新区时,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的区位优势、产业配套和政策体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高效对接,希立仪器迅速确定落户意向,并于今年6月30日顺利完成位于该园区1号楼和2号楼、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造基地的建设和投产。这标志着希立仪器规划的“深圳总部+中山制造”双基地协同发展格局全面落地,中山基地定位为“生产总部+对外销售+先进性研发”中心。
落户中山为希立仪器带来了显著的产能提升。廖磊表示,与之前在深圳的场地相比,如今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基地让生产线从4条大幅扩充至20条,月稳定产能达到1000台成品设备。更关键的是,生产效率较深圳时期提升了约五倍。“大空间才能承载大产业,”廖磊强调,“中山基地的投产,为我们突破核心技术和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技术工人团队也从200人扩展至400人。
各方代表、嘉宾见证希立仪器中山基地的启用。 南方+ 伍杰 拍摄
各方代表、嘉宾见证希立仪器中山基地的启用。 南方+ 伍杰 拍摄
在希立仪器的产品展厅,廖磊展示了其核心突破成果。一款关键的压力传感器,过去依赖进口单价高达4万元人民币,如今公司自主研发成功,成本仅约400元。廖磊介绍,该传感器测量精密度已突破至万分之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另一款自主研发的调压阀,不仅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其使用寿命更比同类产品延长了8至10倍。“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敢于和国际顶尖技术竞争。”廖磊说。
目前,希立仪器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储能、家电、电子产品、阀门管道等多个领域,成功进入华为、小米、大疆、博世等头部品牌供应链,并出口至德国。其技术甚至应用于神舟飞船航天员的宇航服及专业计时手表。
“深中通道通车后,从马鞍岛到深圳机场比深圳市区过去更快,东西两岸产业资源高效连接,这对我们至关重要。”廖磊表示,除了区位优势,中山的营商环境也让企业倍感暖心。“翠亨新区不仅积极帮我们链接辖区企业,促成了实质性的订单,在基地进场装修期间,更是贴心服务,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效率和温度。”廖磊认为,扎根中山有利于企业员工安家立业,为公司长远稳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希立仪器在中山的快速发展和雄心规划,是深中通道通车背景下,深圳创新资源与中山制造空间高效联动、大湾区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一个生动案例。站在新起点,希立仪器对未来充满信心。廖磊透露,企业正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检测设备市场。在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公司预计2025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实现超100%的同比增长。更长远的目标是,在未来数年,继续维持这一增长速度:“我们计划三年内在中山建成一座更大的现代化工业园,并朝着未来登陆资本市场的目标坚实迈进。”
撰文:伍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