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江海法院以“零距离”知产法治研学游校园普法品牌升级为契机,聚焦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创新推出“AI未来法庭”“动画版权剧场”等适龄化普法项目,构建覆盖大、中、小学生的知识产权法治教育体系。
江海法院创新推出“AI未来法庭”“动画版权剧场”等适龄化普法项目。
江海法院创新推出“AI未来法庭”“动画版权剧场”等适龄化普法项目。
三年来,“零距离”知产法治研学游校园普法品牌累计开展活动18场,辐射师生超4500人次,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注入新活力。
AI赋能实践课:解码司法科技新图景
4月22日,江海法院与五邑大学联动启动“AI赋能创新”研学计划,30多名法学专业学生走进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沉浸式体验“数智司法”前沿场景。在“版权AI智审”平台庭审观摩环节,知产审判团队以许某诉某摩托车配件店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为切入点,现场演示人工智能自动比对侵权图案的全流程,启发学生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司法场景中的应用。
“逾8亿张已作版权登记的图片纳入图片底池,AI精准做到图案查重、创新参考、近似比对三大功能。”主审法官结合该案裁判要旨,深入解析AI生成内容著作权归属、无人驾驶汽车等前沿议题,引导青年学子思考AI应用的边界。
“这场研学让我对传统司法的认知有了新的感悟!”一名法学生在观摩后发出感叹。江海法院创新打造的“技术+法律”跨界融合课堂,通过真实案例映射、虚拟仿真实验等模块,精准契合大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探索欲,为培育复合型法治人才开辟新路径。
童趣普法剧场:种下原创保护金种子
“现在开庭!请出示佩奇家族原创手稿!”4月25日,50多名来自天鹅湾小学的师生走进江海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戴着角色徽章的学生们化身“审判长”“律师”“书记员”等,上演《小猪佩奇创意画册维权案》童话剧场。
庭审上,“法官”捧着放大镜比对正版绘本和山寨贴纸,“律师”用“原创作品就像独一无二的彩虹”的比喻阐释著作权保护意义。
50多名来自天鹅湾小学的师生走进江海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50多名来自天鹅湾小学的师生走进江海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今年以来,江海法院创新推出“动画IP+普法”模式,将过往晦涩的法律案例升级为情景剧。“这是我见过最酷的奖状!”当法官为每位小参与者颁发“知识产权小卫士”证书时,孩子们兴奋地高举证书合影。
“我们特意把普法适龄化做到极致,用孩子的语言讲法律,让维权意识像动画片主题曲一样入脑入心。”知识产权法官孟宗介绍道。
从大学生在“法庭里的AI探秘”中思辨技术伦理,到小学生在“童话法庭”里守护原创梦想,江海法院正以“零距离”知产法治研学游校园普法品牌为载体,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的全链条生态。
“法治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塑造信仰。”江海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院校共建机制,建立青少年创新成果司法护航绿色通道,让法治信仰在实践浸润中生根发芽。
南方+记者 张泳渝
通讯员 陈慧虹 施兆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