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韶关市中医院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一名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昏厥,多个科室迅速响应,紧密协作,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2025年3月31日上午8时许,患者丘生因胸闷到韶关市中医院韶钢院区就诊。当日上午10时许,于医院走廊突发晕厥欲摔倒在地,其家属大声呼救,内四科及心血管病科医护人员闻讯迅速到达现场,发现呼唤患者无反应,大动脉未触及搏动,立即行心肺复苏、球囊辅助呼吸、开通静脉通道,为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积极转运患者入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抢救。入ICU时患者昏迷,仍未恢复自主心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6.0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干冷。ICU医务人员迅速接过生命的接力棒,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稳定血流动力学等。经积极救治,患者恢复自主心率。经心血管病科专家会诊,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拟行急诊PCI评估冠脉情况。ICU立即予术前准备,送患者于介入室行冠脉内溶栓术+冠脉造影术。术后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过近4个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意识也开始恢复,当日下午3时许顺利脱机拔管。看着患者脱离危险,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才长舒一口气。
此次成功抢救,充分展现了韶关市中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优势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对突发状况,各科室迅速响应,紧密配合,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生命。这不仅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更是全体医护人员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
未来,韶关市中医院将继续加强多学科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也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自身健康,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坏死,但心电图上没有ST段抬高表现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的治疗除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以外,中医康复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肌梗死的中医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太极拳: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使气血流通,增强心肺功能。练习时,全身肌肉放松,通过呼吸配合动作,可调节气息,使心气和畅。
八段锦:八段锦的每组动作都有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如“双手托天理三焦”,通过伸展手臂、抬头等动作,可拉伸胸廓,促进心肺血液循环。
饮食调理
原则: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心作用的食物。
举例:如山楂、丹参、红枣、百合等。山楂可活血化瘀,丹参能活血调经,红枣能补中益气,百合可润肺清心,可将这些食材煮粥或煲汤食用。
情志调理
音乐疗法:选择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如《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这些音乐可舒缓情绪,使人心境平和,有助于缓解因心肌梗死导致的焦虑、紧张情绪。
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引导患者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避免情志过激。
穴位按摩
患者或家属可自行按摩内关、神门、心俞等穴位。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能养心安神。心俞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可通心阳、养心血。用手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