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经过前期的征集评选,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4年广东保险业十件大事”,展示广东保险业在优化“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系列成果。
大事一▷▶
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保费收入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2024年,广东保险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贯彻金融监管总局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护航广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省保险业总资产2.5万亿元,同比增长9.91%。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300.85亿元,同比增长7.01%;赔付支出2694.46亿元,同比增长21.12%。总资产、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辖内(不含深圳,下同)保险业总资产1.78万亿元,同比增长9.27%。原保险保费收入5342.65亿元,同比增长6.14%;赔付支出2007.42亿元,同比增长21.26%;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170.57万亿元。
大事二▷▶
全力以赴应对重大灾害事件,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充分发挥
2024年,广东遭受多轮风暴潮和台风影响,灾害事件频发,广东保险业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累计收到重大灾害事件相关报案12.39万件,报损金额36.46亿元,已赔付案件12.26万件,赔付金额31.81亿元。全力应对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启动一级响应机制,成立突发事故处置专项工作组;主动排查承保情况,迅速开展救援和理赔服务,累计(预)赔付99笔,累计支付赔款7151.13万元。有力应对强降雨灾害,迅速召开大灾应对专题会议,成立省级、地市、业务条线专项应对小组,累计接报案9.69万件,报损金额23.21亿元,支付赔款21.96亿元。前瞻应对梅州暴雨洪涝灾害,及时开展灾前预警,提前部署做好汛前准备;统筹调配救援人员及拖车等资源,组成专业抢险救援应急队伍,深入受灾一线开展救援工作;累计投入救援/查勘人员550人次,救援/查勘车辆177辆。聚力迎战超强台风“摩羯”,开通绿色理赔、快速预赔通道,及时为企业、农户、车主等不同群体排忧解难;累计接到报案7478件,估损金额8.75亿元,支付保险赔款5.47亿元。
大事三▷▶
持续探索规则机制“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互联互通再提速
2024年,广东保险业探索创新跨境产品服务,推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便利化水平。粤港澳三地保险业联合优化跨境车险服务模式,丰富附加险产品,增加保障内容,持续提升“等效先认”政策便民成效。截至2024年底,共有6.8万辆次港澳机动车享受了“等效先认”政策便利。跨境医疗险扩面提质,已有19家公司43款跨境医疗险和湾区重疾险产品通过备案,累计承保近15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1858.92亿元。积极开展粤港澳深保险纠纷调解工作宣传,建立保险中介机构诉调对接机制,开展跨境保险纠纷调解业务交流和学习。
大事四▷▶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快速发展,为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提供“广东经验”
2024年,广东金融监管局响应“走在前列”号召,出台全国首份省级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支持政策文件,率先试点全品类养老金融产品。广东保险业坚持以养老金融业务试点为契机,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金融业务有效满足多样化需求。开展个人养老金主题宣传,组建个人养老金讲师团,举办主题宣传活动120多场,发布主题推文1300余篇。积极参与实施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实现保险范围和赔偿限额“双提升”。积极推出“接地气”的养老保险产品。9家保险公司创新发展养老金融服务项目。养老社区在珠三角多点开花,已有16家投入运营或计划落地。51家保险公司累计提供180余款传统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累计为超200万消费者积累养老准备金585亿元。
大事五▷▶
着力建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建立全国首个车险大灾救助互认应急响应机制
2024年,广东保险业持续深化“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农险方面,全年投入防灾减损资金1.31亿元,助力生产降本增效约4.8亿元。安责险方面,推动5个试点地市安全生产责任险事故预防服务,提供超15.33万次事故预防服务,帮助排查现场隐患9.84万处,已实现八大高危行业全覆盖。车险方面,建立全国首个车险大灾救助互认应急响应机制,搭建行业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相关做法入选金融监管总局“四新”工程典型案例。建立“常态化防御+灾前48小时防御”双重行动机制,多渠道向公众发布台风预警、避险知识及车辆停放建议,“格美”“摩羯”台风登陆期间,该救助机制共劝离高风险水淹点车辆1091台,劝离停放车辆4886台,降损约3000万元。
大事六▷▶
保险活水润泽县乡,积极支持“百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推进
2024年,广东保险业创新支持推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赋能“百千万工程”建设。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丰富海洋牧场保险产品服务。辖内保险机构为水稻、生猪分别提供风险保障206.82亿元和716.94亿元,已决赔款分别达5.17亿元和22.74亿元。以“金融+场景+科技”为抓手,综合运用5G物联网、无人机、AI数字化监测等技术,在全省建立多个防灾减损服务中心,绘制“广东省防灾减损全景图”,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辖内19个地市均已实现相关群体大病保险支付比例高于70%,累计为超120万人次赔付5.2亿元。强化涉海风险保障服务,优化海水网箱风灾指数保险条款。为两万名驻村干部赠送补充医疗保障,向50万名困难妇女赠送“两癌”健康保险。
大事七▷▶
积极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保障体系,率先试点多种新型普惠保险产品
2024年,广东保险业积极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保障体系。商业健康保险投保人群已覆盖有医保、无医保各类人群。税优长期护理险等产品创新不断涌现,辖内在售产品约10300款。扩大定制医疗险覆盖面,辖内23个定制医疗险共1512万人参保,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4.7万亿元。完善原有特药目录,推动建立《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TOP20“特药目录”清单》。持续完善普惠型保险服务,推动构建“大病保险倾斜赔付+医疗救助”困难群众兜底体系,针对建档立卡脱贫群体,起付线由1.8万元下降至3500元,支付比例提升至80%,且不设置赔付封顶线。全国率先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对失能失智人员重点保障,覆盖广州约1200万职工和城乡居民。率先开展覆盖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动发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支付保险赔款6415.9万元。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为农村低收入居民提供风险保障,为重点人群提供“防返贫”保险保障。
大事八▷▶
多款科技保险示范性条款发布实施,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
2024年,在广东金融监管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下,广东保险业在科技保险领域多方探索创新,健全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5.06万亿元,同比增长21.94%。出台4款科技保险示范条款,以科技保险推动广东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落地全国首单低空飞行器专属科技保险——《广东省低空飞行器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加快完善低空经济保险保障体系。制定全国首个《广东省技术研发应用综合保险示范条款》,推出全国首个保障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性保险产品,创新性引入“技术就绪度(TRL)”作为评估科技活动的标准,为科技研发活动提供坚实保障。印发《广东省专利执行保险示范条款》,落地全国首单版权维权保险,填补了版权保险的空白。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要求,配合做好项目申报。
大事九▷▶
助力外贸出口和“一带一路”建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1万亿元
2024年,广东保险业有力护航粤企“走出去”,助力广东外贸质升量稳。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纳入《关于外贸稳大盘促增长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全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05万亿元,服务企业达3.6万家,同比增长32.31%。关税保证保险累计为518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9.31亿元,有效降低外贸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出口产品责任保险为4014家企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736亿元,促进国内产品顺利“出海”。承保全国首单航空公司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贸易保单。推动建立粤港两地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合作机制,协同联动港澳金融资源更好服务湾区企业。优化理赔条件和流程,加强全流程减损工作,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平均结案时间缩短8天。
大事十▷▶
打击保险诈骗犯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
2024年,广东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有关工作部署,建立保险诈骗犯罪“省市联动、步调一致”专项打击模式。制作欺诈风险图谱,开发欺诈风险识别模型。自主开发建设全国首个省级保单信息网络查控系统开展风险预警、案件串并和大数据导侦。配合推进交通事故“人伤黄牛”违规代理、保险诈骗行为查处及车险理赔虚假诉讼专案整治。全年各保险公司核查理赔案件16.38万起,核查挽损减损8.15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230起,涉及保单/赔案数2750笔,有力支持公安机关发起集群打击、并案收网。其中,广东罗某等人涉嫌车衣保险欺诈一案,累计涉案金额900余万元,入选公安部保险诈骗专项打击十起典型案例。持续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合作机制,建立区域调解工作站,发挥专家调解机制作用,全年累计处理保险投诉调解1.33万件,同比增长44.49%,成功化解纠纷5600件,同比增长10.26%,结案金额1.6亿元。
【采写】南方+记者 张艳 周美霖
【通讯员】康刚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