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虽冷,走进茂名市电白区水东街道寨头村,乡间发展的勃勃生机随处可见。整齐的房屋、宽敞的道路、绿意盎然的“四小园”与彩色墙绘相互映衬,村民们悠然漫步水塘边,尽情享受惬意时光。
寨头村位于电白城区水东街道东北面,属城乡接合部,总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5条自然村与5个物业小区。作为电白区培育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寨头村以党群共建为抓手,以建设典型村中的“典型”为目标,推动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实现大变化,同时抓实精神文化传播和理想信念教育,营造出宜居和美、团结奋进的良好精神面貌,描绘出争先创优、城村融合的美好画卷。
“昔日臭水塘,今朝村中景。环境好了,心情也跟着舒畅。”寨头深沟仔村“风貌水塘”,见证着寨头村的蝶变。项目投入约100万元进行建设改造。如今的水塘及周边,从最初泥泞狭小的道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硬底化水泥路;从长年散发着漂浮物的阵阵臭味,变成了池水清澈、锦鲤鳄龟嬉戏成群的景观池塘,成为人居环境提升的生动注脚。
“三线”整治、“赤膊房”改造、主次干道风貌提升、危房拆除、排水涵管铺设……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寨头村累计拆除危旧房屋、猪栏、旱厕等50多间,清理乱搭乱建500余间,清运垃圾合计8000余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咱村作为典型村培育建设后,变化翻天覆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道绿植成荫,空地上‘四小园’错落有致,围墙墙画精美,整个村子都活起来了。亲戚朋友来访,都对咱村建设赞不绝口。”村民王姨一边打理门前花圃,一边欣喜地说。
人居环境不仅要变好,还要变美。今年以来,寨头村联合上级包联单位,在环村路、主干道、深沟仔路段等种植紫球风铃、沉香、桂花、凤凰树、黄风铃、大榕树、罗汉松、香樟共1231棵,打造“党员先锋林”“人大林”“邮政林”等特色主题林,将村民的“四小园”变身乡村“花田喜地”,让绿色成为乡村发展的鲜明底色。
乡村生活品质提升之余,寨头村还大力推进文体旅融合,促进乡村颜值和气质双蝶变。目前,寨头村已推动建设15条硬底化道路、改造提升5000平方米主干道路面、建设排污管道4000米,打造了400平方米的硬底化惠民广场、1300平方米的寨头文化广场及优化规划1600平方米的村内停车位等,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篮球场、乒乓球场等。
“寨头村正规划建设成一个运动健康特色村。”寨头村党总支书记潘水溪介绍,目前,该村正加速推进村体育公园建设,通过城村联动,以城带村、以村促城,以体育带动旅游,植入运动休闲、网红餐饮、城市会客厅等业态,全力打造健康活力特色村庄。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民富。寨头村积极探索强村富民之路,以强村公司“强村”、以集体经济“新”模式“兴”产业。
一方面,寨头村积极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拆除违建、收拢闲置物业,盘活集体留用地约453 亩,为承接城乡融合发展项目、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典型村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目前承接打造了包括碧桂园、财富盛世、大喊美食城、便民摆卖区等项目。
另一方面,寨头村以强村公司推动村集体经济专业化运作,深入对接浙江“两山集团”、湖州旧馆街道等,引入专业运营人才,并撬动社会资本投融资。近期,寨头村正对接国企拟盘活一块约30亩的村集体土地进行开发,目前投资方已有初步意向,相关对接和谋划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该地块盘活开发后,预计三年后,寨头村集体经济增收将超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飞跃。”村干部对该项目的开发充满信心。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许林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