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番禺区融合教育大石小学专题教研活动举行

番禺融媒 2024-12-27 15:53

12月12日,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殊教育部(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大石小学开展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除了番禺区约130名融合教育教师参研外,来自深圳市宝安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一行也参与了活动。

大石小学李敏老师展示融合班劳动课例《变废为宝——创意纸筒我制作》。李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制作、展示等实践方式,培养他们形成统筹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以及养成环保节约的生活习惯。课上,普通学生与特殊需求学生围坐一起,在老师的引导下,剪裁、拼接、装饰,一步步有条不紊。因特需学生的精细动作能力较弱,李敏特意安排了“给装饰图案涂颜色”的任务,加上助学伙伴适时从旁提醒,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融合班劳动课例展示

大石小学蔡奕红老师的融合班科学课《摆的快慢》同样精彩。趣味实验主导课堂,蔡奕红抛出悬念,激发学生探索欲,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得出实验结论。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合作开展实验研究,承担部分记录数据的任务。

参研教师观摩融合班科学课课例

番禺区特殊教育特约教研员刘家俊老师和区特殊教育中心组成员詹俊杰老师共同作专题讲座“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整”。他们分享道,为更好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教师适时根据普通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要素进行调整,编制适合特需学生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例如,当普通学生开展自评时,对自我认知较弱的特需学生更适合只接受教师或同伴的评价,即评价表上删除“学生自己”作为评价主体。又如,特需学生难以理解纯文字的评价表时,教师需要配上图片,辅以文字解说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

大石小学校长吴海燕表示,学校将紧密跟随区特教指导中心的步伐,扎实做好融合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让全校特需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最后,区特殊教育教研员万莉莉进行总结。她介绍,本学期番禺融合教育教研活动围绕教学调整,引导参研教师深入学习如何调整课堂教学目标、研学案及课堂教学评价,期望区融合教育教师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减少目标数量”“改变研学案的题型”“图文结合地呈现评价内容及标准”等策略,提高融合课堂教学实效,让普通学生及特需生均有所获。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麦裕玲 通讯员 李权 区健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