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宣告着广州又一年无冬直接跳到了春天。但春寒料峭,新年新一波的阴冷天也足以让早起的大伙瑟瑟缩缩了。
而近千年前,就在这早春乍暖还寒时候,诗人苏轼写下的那诗句传颂至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桃花初开,野鸭戏水,春意跃然纸上。
该诗是苏轼为惠崇和尚画作《春江晚景》所作题画诗,原画早已失传
殊不知这诗情画意中,竟藏着近千年才得以破解的演化密码。这“先知”能力背后,实则是一套堪比黑科技的“生存系统”!
01、三重锁温黑科技,管它水暖或水寒
古人观察到初春水中嬉戏的鸭子,想当然地认为是因为水温渐暖鸭子才开始下水,其实春天来临前的整个冬天它们都能在水中畅游,根本不用等水变暖。
划水真爽鸭
划水真爽鸭
让我们先来看看鸭子们身上的装备:
高达40℃的体温+厚厚的脂肪+充绒量100%的羽绒内胆冲锋衣
看起来是不是很像我们近来推崇的三明治穿衣法呢?这样三层下来加上内置恒温小暖炉,管它寒风吹,冷雨打,鸭子们也依旧能水中畅游。
不过我们的羽绒服、冲锋衣都需要保养,它们的真·羽绒更是如此。那要如何保养呢?
02、隔热防水真皮靴
当然实在太冷的话,大部分在北方繁殖的鸭子也会选择冬天迁飞到温暖且食物更丰富的南方越冬。
但也有些偷懒(像在公园里,有口吃的就算了)的鸭子就算水面结冰也依然赖在天寒地冻的北方不走。这时它们甚至会主动选择冰面作为晚上过夜、躲避天敌的最佳场所。
欸鸭,好滑鸭
欸鸭,好滑鸭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鸭子们天敌(像各种猫科犬科鼬科)它们脚爪是软软的肉垫,难以长时间耐受冰面的温度,很少会铤而走险走上冰面。但问题来了,裹着皮毛的肉垫都顶不住,光脚在冰面上一整晚,鸭子们的脚没事吗?
聚集在开阔冰面上的赤麻鸭
聚集在开阔冰面上的赤麻鸭
这光脚不怕冷秘密就藏在它们的特殊的腿部结构中。
鸭脚无羽毛覆盖的裸露部分包括跗跖(脚背)、趾和趾间蹼
鸟类腿部解剖结构(银鸥客串出镜)
鸟类腿部解剖结构(银鸥客串出镜)
厚脚皮
鸭脚没有羽毛,皮肤最外层包裹着的是厚厚的硬皮,这是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主要由十几层扁平、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死细胞组成。角质层非常致密,具有很强的隔热、防水以及绝缘功能。这层量身定制的“硬壳”,让鸭子的光脚丫获得了抵御外界寒冷的第一层保护。
少肌肉 多脚筋
而吮过鸡脚鸭脚的朋友就知道,脚掌中甚少肌肉反而有许多筋,这些筋腱主要由坚硬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因为鸭脚缺少肌肉和毛囊,新陈代谢速度慢,也就不需要太多的血管和血液,从而大大地减少了血液流过造成热量损失。
核心技术:逆流热交换系统
追根到底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冷,是因为我们的体温比环境温度高,温差越大热量散失得就越快。当我们泡脚把冰冷的脚插入热水盆时会感到尤其的烫(水温40度左右为佳,谨防烫伤),渐渐水温下降,我们脚也暖了。
但毕竟是没法加热江水,于是鸭子选择了一个更为大胆方法……
鸭子向腿部供暖的动脉分叉成许多细密的小动脉,与此同时从脚上回来的寒冷的静脉也在此分叉交缠。动脉的温暖就这样快速被静脉提前“劫持”回了躯干。
于是鸭子脚蹼温度可降至几乎与环境一致。这样它们不止不会冻伤,还大大减少了流量流失。
鸭子每小时仅流失1.8千卡热量(人类泡冰水会流失高达50千卡),堪称自然界的“节能大师”。
03、丝丝温暖皆珍贵
尽管有上面这些超强外挂,但没有动物会愿意浪费每一丝珍贵的热量。因此鸭子等水鸟们休息时常常展现出经典的单脚独立姿势,尽量让热量散失再减少一半。
大天鹅单脚独立挠头
大天鹅单脚独立挠头
鸳鸯小伙轻提玉足
鸳鸯小伙轻提玉足
火烈鸟小伙单腿八卦
火烈鸟小伙单腿八卦
栗树鸭们睡成一团
栗树鸭们睡成一团
不妨一起来湖边观察吧!
见证演化亿万年的智慧如何写进一只鸭子的羽毛与血脉。
那些千年的诗意,源是生命的科学史诗。
图 | 部分来自网络 侵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