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2025年全县GDP超400亿元、2027年GDP突破500亿元大关,力争迈进全省57个县(市)15强行列!”在1月23日召开的饶平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饶平县委亮出了奋斗目标,提出要“奋力建设‘县域强、产业兴、城乡美、动能足、人气旺’现代化新饶平”,要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有时间亦有数字,饶平立下的新目标十分明确,现实性、挑战性兼具。纵观整份全会报告,像这样的具体数字处处都有。目标越具体,路径越清晰,行动也将越有力。而敢于提出具体目标,既反映饶平厚积成势、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体现了饶平敢于承压而上、勇往直前的底气和勇气。
那么,要实现这些目标,饶平凭什么?饶平何以为?
看县域:
打造“临港新城”全面提升县城功能品质
拔地而起的楼盘、焕然一新的校园、不断延伸的碧道……走进饶平县城可以发现,一座现代化凤江新城正在黄冈河畔崛起。这正是饶平县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果。
一座现代化凤江新城正在黄冈河畔崛起。
一座现代化凤江新城正在黄冈河畔崛起。
现代化凤江新城公共服务扩能提级,全县首个商业综合体唐商广场开业,县新殡仪馆建成投用,漳汕高铁饶平南站、县奥林匹克中心、县颐养中心、粤闽茶叶交易会展中心等重大民生项目开工建设,黄冈镇入选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榜单……一年来,饶平以入选全省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县域强则全域强,县域兴则全域兴。全会提出,要聚焦“临港新城”打造,深化全省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县城功能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凤江广场。黄品摄
凤江广场。黄品摄
在强化县城功能规划建设方面,饶平将抓住市委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契机,系统谋划储备县城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推动总投资约51亿元的凤江新城环城北桥等20个基础设施及民生项目启动建设,力争粤闽茶叶交易会展中心、县颐养中心、凤江新城幼儿园今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启动县文化馆和博物馆“新两馆”建设,提升县城聚人聚商聚产能力。
饶平还将加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保障漳汕高铁饶平南站、饶平至潮安文祠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争取沈海高速公路潮州港支线今年底开工建设,大潮高速公路饶平至南澳连接线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十五五”启动建设,谋划推进饶平县通用机场、潮州湾游艇码头选址工作,加快形成“2高铁、4高速、1机场、1港口群”的“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
饶平大桥。张志雄摄
饶平大桥。张志雄摄
推动民生事业提档升级上,饶平将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同时,深入开展“双百行动”、深化健康饶平建设、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保障,着力搭建安全高效水利体系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临港新城”宜居品质。
看产业:
“工农并举”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跑出GDP增速连续6年在全市各县区排名首位的好成绩。”“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消零、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市各县区首位。”饶平县委全会报告中,这几句话十分亮眼。
“首位”背后,是立足山海禀赋优势,有力推动产业发展的饶平努力:注重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两手抓、两手硬”,总产值超620亿元的66家企业入驻“九大工业园区”,“前港后园、港园一体”产业发展平台逐步成型;国家重点项目华瀛LNG接收站和益海嘉里潮州粮油基地等龙头大项目陆续投产;总投资达84亿元的大唐潮州电厂“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动工建设。
华瀛LNG接收站。受访者供图
华瀛LNG接收站。受访者供图
此外,富民特色产业也呈现多点开花的可喜态势:“潮州创建省级首个花鲈良种场”又再次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木改塑”加速推进,推动海洋生态和养殖效益实现“双提升”;饶平海鮸鱼预制菜打入欧洲市场,擦亮“中国海鮸之乡”招牌;饶平单丛茶、林檎、蜜柚、柿饼、活鱼出口、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接连“出圈”。
在潮州市委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大抓工业产业”的背景下,饶平将如何推动“产业兴”?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强县富民理念,坚持“工农并举”,进一步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对此,饶平提出了“三个坚持”。
第一个“坚持”,是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比翼齐飞”。对于正在加快建设的“海上新饶平”来说,要依托潮州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优势、“前港后园、港园一体”产业平台优势,做大做强做优临港产业,高起点打造“九大工业园区”主平台,主动对接、积极融入汕头临港经济区、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等省级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华瀛LNG接收站等国家重点项目集聚效应,深度拓展海上风电、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冷能利用等新兴产业潜能,积极招引明阳等500强企业新能源项目落户潮州市新材料产业园,全力打造千亿元级临港新能源产业集群。
除了“千亿元级”,还有“百亿元级”的目标——以入选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探索“链式改造”模式,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促进粮油及水产品加工、盐焗鸡休闲食品、预制菜等优势食品工业提质升级,打造百亿元级食品传统产业集群。
盐焗鸡是饶平县的特色产业。受访者供图
盐焗鸡是饶平县的特色产业。受访者供图
第二个“坚持”,是富民产业和壮集项目“齐抓并进”。饶平将接续发展好“五项富民特色产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一镇一品”做好“土特产”文章,打响“饶字号”农业品牌。在突出抓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深化粤东种业创新与繁育中心建设,集中力量推进“木改塑”,启动申报国家水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加快构建集种业、养殖、精深加工、滨海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力争2025年花鲈产苗超8000万尾、累计完成3万格传统木质网箱“木改塑”清拆投放任务、重力式深水网箱投放超360口。走好市场茶、大众茶、拼配茶发展路子,坚持生态茶园种植模式,打响“富硒茶”高品质茶品牌。此外,还将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路径,扶持村集体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社村”合作等增收项目,激发镇村经济新活力。
饶平正集中力量推进“木改塑”。受访者供图
饶平正集中力量推进“木改塑”。受访者供图
第三个“坚持”,是文旅产业和生态资源“深度融合”。饶平将充分发挥饶平山海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将星罗密布的文旅项目和生态禀赋串点成线,构建全域文旅康养发展新格局。其中提到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酒店(民宿)、谋划打造海上游艇码头、精准定制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等举措,都将更好实现“引客入饶”“引客旺饶”。
看城乡:
一体推进城乡建设和绿美生态建设
在潮州市委提出实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后,饶平县坚定扛起主战场责任,仅用3个月时间就基本实现全域风貌水平提档升级——这是饶平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过去一年饶平县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亮点并不止此——在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中铁建助力“百日大会战”、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三个三”攻坚战协同并进之下,“城乡美”已逐渐成为该县的新风景。与此同时,饶平深入推进绿美饶平生态建设,高质量打造柘林风吹岭等森林示范点,获评“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及专业表现奖两项奖项,饶平茂芝会议南粤红绿径入选全省首批8条南粤红绿径名单,海山镇高沙围红树林入选2024年广东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绿色已成为饶平的“靓丽底色”。
风吹岭优化林分林相,见绿见彩。黄品摄
风吹岭优化林分林相,见绿见彩。黄品摄
在此基础上,饶平将聚焦“美丽城乡”建设,奋力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全会提出,要一体推进城乡建设和绿美生态建设,着力塑造城乡“新风貌”。
在大抓全域风貌提升方面,聚焦市委开展“城乡品质提升年”契机,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新城开发建设”“农村风貌提升”“城乡综合治理”,打好打赢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三个三”攻坚战,推动城乡品质实现大提升。饶平将坚定扛起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主战场责任,优先打造6条精品示范带,突出抓好高速出入口等重要节点优化提升,让入粤客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新饶平。
沈海高速钱东出入口路段。受访者供图
沈海高速钱东出入口路段。受访者供图
在大抓典型镇村建设上,2025年,饶平县将精准做好5个省级典型镇和23个省级典型村选树培育,推动典型镇、村培育工作见“颜”见“质”。具体而言,将深化美丽圩镇与和美乡村建设,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向“七个N”拓展延伸,建好办好镇级养老托育机构,加快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通过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筑牢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底。
饶平典型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图为联饶绿美小公园。受访者供图
饶平典型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图为联饶绿美小公园。受访者供图
大抓绿美生态建设,饶平将突出抓好城乡绿化,落实古树名木分级管护,持续推动县镇村增绿扩绿,全力完成2025年度28万株新增绿化乔木种植任务,更高质量建设柘林风吹岭等森林示范点,串联汛洲岛、西澳岛、碧洲山观海公园、碧洲旅游码头、金狮湾沙滩浴场等重要节点打造滨海绿美示范带,为群众提供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看动能:
创造性整合要素形成有深度有影响力改革经验做法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盘点过去一年饶平县深化改革成效,可以感受到饶平“锐意进取”的闯劲:大刀阔斧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启动实施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政策性银行融资“零”的突破,成功入选全省10个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民生领域典型案例;饶平县“全面托管软硬兼施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案例入选广东医改创新典型案例;柘林镇柘北村“便民服务综合体”改革成效初显。目前,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域“光伏+建筑”试点、“社村”合作等省级试点改革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大胆改革创新,才能释放出新动能。对此,全会提出,聚焦“深化改革”赋能,奋力在激发县域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饶平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对接开放大战略,主动融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和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积极承接各类要素资源和产业有序转移。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以饶平农村电商产业园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推动水族机电、智能茶具、水产品、单丛茶、预制菜等更多“饶平优品”走出国门、走向全球。聚焦“五大优先招商产业”,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为饶平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总抓手,饶平将创造性整合功能、制度、生产资源等要素,努力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改革经验做法。其中特别提到,要深化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改革,“一村一策”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力争4月底前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以国家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等制度,健全特许经营权和使用者付费制度,坚决破除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此外,饶平还将全面推广柘林镇柘北村办公楼拆围墙建广场、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改革试点经验,由村及镇,推进钱东镇等具有改造空间条件的镇村实行“拆围墙、聚功能、优服务”新模式,腾出空间融入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基层服务效果。
柘北村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黄品摄
柘北村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黄品摄
在推进更高质量协作共建方面,饶平将深化省级组团纵向帮扶、深圳市盐田区横向对口帮扶协作,加快推进深潮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潮州市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做好航空餐食领域合作、“盐田—饶平汇智谷”反向人才飞地等重点帮扶协作事项,借帮扶之力推动饶平高质量发展破局突围、追赶进位。
南方+记者 杨可 通讯员 饶宣 林志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