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5日
10时30分左右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
开始第二批次核污染水排海
预计将持续17天
当地时间10月5日11时左右
日本本州东南海域突发6.2级地震
12时17分,海啸也接踵而至
地震后,日本气象厅发警报:海啸来了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5日早间在日本本州东南海域
(北纬29.90度,东经140.05度)
发生的6.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日本气象厅随后发布警报
称海啸预计在1小时后抵达当地海岸
将对八丈岛、伊豆大岛造成影响
日本气象厅在警报中称
海啸带来的大浪将持续拍打海岸
还可能出现短时大浪
呼吁当地民众远离海岸和河口
正在海中作业的人员应紧急上岸
据日本气象厅最新消息
当地时间5日中午12时17分
(北京时间上午11时17分)
伊豆群岛附近海域观测到
海啸浪高为1米左右
伊豆群岛八丈岛海岸观测到
30厘米高的海啸
17天7800吨,日本开始第二批核污染水排海
当地时间10月5日10时30分左右,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第二批次核污染水排海,预计将持续17天。此次的排放量与第一批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
日本在8月24日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第一批次的核污染水在8月24日至9月11日排完,共计7788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第二批次的排放量仍为7800吨左右。也就是说,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后的短短两个月,约1.5万吨巨量核污染水流入太平洋。
而这才刚刚开始。日本放送协会(NHK)介绍称,7800吨相当于10个核污染水储水罐的量,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当地已经修建了1000多个储水罐。按日方的计划,2023年内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核污染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
新问题:排污产生的垃圾再次“无处安放”
除了核污染水外,福岛核电站目前又出现了新的棘手问题——拆除空置的储水罐。
不过,针对因此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理、在哪堆放等问题,东电却表示“尚无定论”。
同时,日本多核素处理系统在处理核污染水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泥,堆放这些污泥的设施容量也已告急。虽然东电计划将这些污泥进行脱水固体化处理,但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已被推迟到2026年。东电表示,目前能做的只有尽量抑制更多的污泥产生。
对于这些“无处安放”的废弃物和污泥,福岛当地表示担忧,福岛县政府呼吁日本政府和东电“充分说明到底要如何减少储水罐”。
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影像对比图,从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后,日方在厂区内修建了密密麻麻的圆形核污染水储水罐。图源:新华社
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影像对比图,从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后,日方在厂区内修建了密密麻麻的圆形核污染水储水罐。图源:新华社
《福岛民报》9月25日发布的民调也显示,61%的福岛民众认为日本政府和东电对核污染水排放的说明不充分。
反对与担忧
多地渔民在内的大量日本民众对核污染水排海持续表示反对。9月8日,约150名日本民众将日本政府和东电告上法庭,控诉他们正在“实施故意污染环境的行为”,并要求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北海道函馆市议会在9月20日也通过了一份意见书,称核污染水排放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无视渔业人员等群体反对声音的情况下,强行实施的行为,要求日本政府马上停止排污。
国际社会的担忧情绪也在持续蔓延。
9月2日下午,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和基本所得党、进步党等在野党与90余个市民团体在首尔市中心再次举行大规模集会,谴责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
9月7日,俄联邦渔业署发表声明说,保障国民健康是俄罗斯国内食品市场的首要任务,将继续就福岛核污染水对俄专属经济区生态和渔业影响加强监测。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9月14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享有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互动对话时发言,指出日本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严重侵犯太平洋沿岸国家乃至全球人民的健康权、发展权和环境权,其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并遭到日本、韩国等国内民众强烈反对。
陈旭指出,如果福岛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中方呼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这一问题加大关注,敦促日方立即停止排海行为。
【来源】综合中国地震台网、@CCTV国际时讯、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