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雾,如轻纱般悄然降临于雷州大地,来到了英利镇青桐村这条古老的乡村,给当地古建筑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纱衣。
青桐村始建于明隆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地的古建筑群是其一大特色,这些建筑不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历史的脉络,引领着行人穿梭于岁月深处。
青桐村古建筑群。受访者供图
青桐村古建筑群。受访者供图
秀丽景致 深藏古韵
青桐村,临万顷洋田,与鹰峰岭隔洋相望,是古今闻名的“雷阳八景”之一,雅称“鹰峰啄月”。在雾色下,青砖墨瓦的古民居置于其间,连片成群,与四周景色浑然一体,如同走进了一幅素雅的水墨画。
据介绍,青桐村凭借保存完好的清代宏伟祠堂和连片古民居,于2013年获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这些古建筑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多采用麻石、木材、青砖等,其梁架、柱式、开间等,均可以清晰看到当时层次分明、主次有序的布局。”青桐村党支部书记吴王吾说。
用上等木材制作梁架,至今仍结实耐用。
用上等木材制作梁架,至今仍结实耐用。
在村里众多的古建筑中,刚栗公祠与怀仁里最为出名。
刚栗公祠是当地的著名古建筑。
刚栗公祠是当地的著名古建筑。
坐落在村东部的刚栗公祠,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建筑面积达2400平方米,规模宏大。
随着脚步踏过那斑驳的古门槛,该祠堂大厅为之开阔,四合院式布局,设屏风门将其与庭院隔开。其中的拜亭建筑更是见精巧之功,木斗拱,瓦屋面顶,飞檐翘角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气势磅礴,四面更有寓意吉祥的木雕等装饰,花卉灰塑栩栩如生,可见建筑物早年的盛景。
博古屋脊是雷州古民居建筑中常见屋脊形式之一。
博古屋脊是雷州古民居建筑中常见屋脊形式之一。
跨过圆月门,入半月楼庭院。两层结构的半月楼,供主客吟诗赏月。半月楼庭院两边题联“半天空吊光明月,楼室满居俊秀孙”,半月楼建筑采用古典园林借景手法,透过窗户可观赏春夏秋冬,四时更替下自然风景的变化,一步一景,处处皆画。
在圆月门中可见精美的雕刻。
在圆月门中可见精美的雕刻。
内还设有戏台、花圃、仓储、膳房、水井等,将祠堂祭祀、休闲功能发挥到极致。
吴王吾说道:“虽然建筑院墙用青石砌就,却无需灰砂浆粘合,即使在里面点火,也透不出一丝亮光到外面,古人的智慧也在此体现。开光之日,轰动高、雷、琼、廉四府,被时人称为‘靓祠堂’。”
两层结构的半月楼。
两层结构的半月楼。
倘若刚栗公祠是雕梁画栋的祖厝,怀仁里则是画栋飞甍的豪宅。
怀仁里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建筑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整体为青石红砖木结构瓦顶建筑,回形布局。进入门楼后,可见堂屋宽阔,客厅明亮,大院套着数间小院,每间小院都有正厅、厢房、书斋、仓房、小天井和大门,但建筑风格各异。小院与小院之间,廊庑回环相通。
今年80岁的吴必智是怀仁里的现任屋主,据他介绍,建筑依据《论语·里仁》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而取名为“怀仁里”。大意是,居住在崇尚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居住在缺少仁德风尚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吴必智正在介绍怀仁里的建筑布局。
吴必智正在介绍怀仁里的建筑布局。
正是前人的那份“人间清醒”,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出仕功成名就者和富家大户竞相营建豪宅。
文武双全 向新而生
根据史料记载,青桐村在400多年历史里一直崇文重教,自明清两代起,村里多设乡学蒙学书塾,传承先祖崇文好学之风,以至于村中多为书香门第,人才辈出。
据统计,该村有科名者134人,出仕者83人,夺得秀才以上科名者多达40来人。历史上,青桐村曾出现“一门两进士,六世三乡贤”的辉煌。
当地的建筑反映了独特文化,它们是凝固的史书,是岁月留下的立体画卷。村中的进士第,便是清朝乾隆乙卯恩科进士吴培超住宅,建于清朝嘉庆三年。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便走出了无数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抑或仁人义士,如乾隆岁贡、明经进士、候选县丞吴世瑚,乾隆壬子科武举人、乙卯恩科武进士、三等蓝翎侍卫吴培超,乾隆拔贡、县丞吴冠凤,嘉庆拔贡、交趾知州吴南金,同治廪贡、直隶州同吴运环,光绪例贡、奉政大夫同知衔、宣统三年《徐闻县志》总校对吴玉京,民国初年出任顺德、徐闻县长吴霏等。
进士第建于清朝嘉庆年间。
进士第建于清朝嘉庆年间。
他们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即便远在他乡,那份对故土的深情与眷恋也从未淡去,时常以各种方式回馈桑梓,让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在青桐村,尚武之风自古盛行,已绵延超过300年之久。自清代嘉庆年间起,青桐武术团便应运而生,它不仅是雷州半岛上最早的民间武术组织之一,更是该村尚武传统的鲜明标志。
这一习武传统,如同血脉一般,在青桐村民中代代相传,孕育出众多独步武林的绝技,使青桐村之名在武林中声名远扬。
步入民国时期,青桐村的武师们更是怀揣着对武术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四处设立武馆,广纳门徒。他们不仅传授武艺,更开设擂台,诚邀四方武林高手前来切磋交流,以此弘扬武术精神,推动武术技艺的精益求精。
近年来,青桐村为了更好地保护性修复和活化利用资源,依托鹰峰岭、青桐洋干玛珥湖等特色景观,整合全域特色优势资源,重点建设青桐洋“环‘菠萝的海’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圈”。
撰文:陈文 通讯员 钟魏群
图片:陈文(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