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330neo预计明年交付首家内地用户

作者 刘倩 2024-11-12 14:39

“A330neo在中国内地的取证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明年交付首家内地客户。”11月12日,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副总裁、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在珠海航展上表示,空中客车将继续助力中国航司高质量发展。

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前景广阔

2024年以来,中国民航市场表现喜人,国内航线客运量屡创新高,国际航线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的九成;货运市场的持续增长也为航空公司贡献更多收入。

空客《全球市场预测2024—2043》指出,中国人均乘机次数将从2023年的0.5次增长到2043年的1.7次。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9520架新飞机(其中包括9330架新客机和190架新货机),占全球总需求的20%以上。此外,中国市场还需要500架改装货机。 

更先进、更高效、更环保的飞机将用于现有机队的更新替换。随着机队规模不断壮大,航空公司对服务领域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迎来更多进行飞机维修、改装和回收业务的新机遇。根据空客对航空服务市场的预测,中国有望在未来二十年超过欧洲和北美等较为成熟的服务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服务市场。

2024年7月,海南航空接收其首架A320neo,新引进的A320neo系列飞机将与其A330机队形成互补;10月,中国东方航空接收其首架A321neo,中国内地最大空客机队再添新成员。A330neo在中国内地的取证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明年交付首家内地客户。徐岗指出,这些新一代飞机投入运营后,航空公司的机队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民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运力基础将更加坚实。

服务贯穿全生命周期

继续深化中国布局

经过三十多年的在华耕耘,空客客户服务的覆盖范围已经贯穿飞机的全生命周期,从飞机交付前的技术保障,到飞机运营中的支援和方案优化及飞机退役后循环利用。中国内地的航空公司共运营着超2200架空客飞机,为了更好地保障如此庞大的机队安全、高效运行,空客也在不断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拓展本地化服务布局。 

深化飞行人才训练合作,共同促进航空安全。中国民航局于2020年正式启动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PLM)建设工作,计划用十年时间实施飞行训练改革,融合新的训练理念,即“基于胜任力的训练与评估(CBTA)”。相较于传统的飞行训练,CBTA训练体系增加了对飞行员综合胜任能力实际表现的关注,在训练中更具针对性,能够进一步提升飞行训练的效率和质量。空客高度关注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自身丰富的训练经验和客户的实际需要,不断拓展在中国的CBTA训练体系建设。空客将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开展合作,引进最新符合国际标准的飞行训练体系,联合开发CBTA航校飞行员训练课程,助力中国民航人才队伍建设。 

拓展本地化运行支援,为客户提供迅速、便捷的解决方案。空客已经将服务范围从全天候飞机停场应急支援,拓展到结构大修抢修,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7×24小时端到端工程支援组织机构——客户支援中心(Customer Care Centre,简称“CCC”)。未来,空客还将继续拓展服务类型和覆盖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多样、更全方位的端到端本地化维修工程服务。 

在全球航空业供应链紧张的大背景下,航空公司将不得不面对单通道飞机和宽体机生产机位紧张、飞机租赁价格上涨、航材备件供应不畅等问题。提前做好机队结构、数量规划,尽快锁定生产机位,将有助于航空公司机队可持续发展。空客民机产品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效率,为中国航司增添新翼,空客客户服务也将一如既往为中国航司的平稳运营保驾护航。 

南方+记者 刘倩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