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胃肠道腺瘤和息肉,百姓和临床医生并不陌生,在内镜下医生相对易于识别。
而肠息肉中有一种极为特殊的类型,因其无蒂或扁平,通常与正常黏膜难以区分,外形隐蔽、难以发现,在显微镜下隐窝呈现锯齿状改变,被称为“无蒂锯齿状病变”(SSL)。可以说,这类息肉是肠道的“隐形杀手”。
近日,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收到一位从陕西省远道而来的患者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是黄医生用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我们点亮了希望之光……手术很成功,我们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患者家属写的感谢信。
患者家属写的感谢信。
今年44岁的刘先生,身体一向健康,一直定居于陕西省。然而,就在1个月前,他的排便次数突然增多,但没有其他特殊不适。在当地医院做的肠镜检查提示,他的升结肠有一巨大息肉样隆起,当地医生建议其到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做手术。
后来,他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家乡医院的黄学勤主任团队在内镜切除消化道肿物方面有较高造诣,便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疗。
消化内科团队根据诊疗经验,判断该肿物不似一般息肉,应属无蒂锯齿状病变(SSL)。通过对肿物的性质、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以及与周围血管关系进行了充分讨论评估,消化内科团队一致认为可行ESD治疗。
经过约1小时“刀尖上的舞蹈”,消化内科团队成功完成升结肠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异形增生(SSLD)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肿物被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如术前内镜医师所预估,它果真是“无蒂锯齿状病变(SSL)”,伴细胞异型增生(癌前病变)。
术后1天,刘先生就出院了,目前恢复顺利。
据介绍,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异形增生(SSLD)是结肠癌的前体病变,癌变的发展过程可能很快。因此,这类病变的准确诊断,对于结肠癌及相关疾病监测十分重要。
“这类疾病通常采用ESD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ESD具有创伤小、操作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势,并且能够保持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完好,使患者术后恢复迅速。”消化内科主任黄学勤说。
他提醒说,在日常生活中,对于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至少进行一次高清胃、肠镜检查,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或一旦有胃肠道不适的人群,应尽早进行胃肠道镜检查,以提高消化道早期病变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据了解,自2021年云浮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以来,消化内科发展突飞猛进,消化内镜中心掌握目前最前沿的内镜“3E”技术、消化道早癌诊疗技术和内镜超级微创理念,已成为云浮地区专业特色及专科龙头单位,是云浮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本次外地游子回乡诊疗,正是对云浮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效的肯定,也是对云浮市人民医院消化团队努力的认可。”黄学勤说。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云医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