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姑娘在中山稻田边开“村咖”,网友:真的很chill

作者 苏芷妍;叶紫潇 2024-11-26 13:29

【编者按】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打造了一座呼唤人才、塑造人才的舞台。广袤田野中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潜力,更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放眼中山,越来越多青年人才正回到乡村、扎根基层,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在田间地头种下创业的种子,将青春和热血播撒在田野中,将奋斗故事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即日起,南方+中山“百千万工程”频道推出【中山乡村新秀】栏目,聚焦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创业奋斗的故事,记录中山“百千万工程”基层一线的青春实践。


初冬柔和的暖阳,轻洒在中山崖口村刚收割不久的稻田上。

金灿灿的秸秆,散落在田间,为大地覆上了一层鎏金丝毯。连绵的金色之上,一朵轻盈的“白云”降落其中,犹如冬日童话里的一颗棉花糖。“太美了!”徜徉在稻田边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打卡,留存下这美好的一幕。

“这朵云”就是崖口村的新晋网红“向云端咖啡店”。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网友将其称作“宫崎骏稻田咖啡店”,点评道:“望着稻田,闻着稻香,连发发呆都很治愈”。

在崖口这家咖啡店,吹着稻田原野的风,坐在木质的小椅上,点上一杯桃子冰茶美式,再来上一份奥利奥千层蛋糕,成为大湾区年轻人周末最Chill的打卡方式之一。

游客坐在稻田边的小椅上,享受稻田原野的风。南朗街道宣传和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游客坐在稻田边的小椅上,享受稻田原野的风。南朗街道宣传和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城市白领转行

化身潮流“村咖”主理人

走近这团稻田里的“浮云”,醇厚的咖啡香气瞬间扑面而来。即使还在工作日,向云端咖啡店依然坐满了人。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或坐在稻田边的小木椅上静静休憩,或坐在窗边悠闲地聊天谈笑,客人带来的宠物狗绕着桌脚轻嗅,似是对咖啡香气感到好奇。

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或坐在稻田边的小木椅上静静休憩。 

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或坐在稻田边的小木椅上静静休憩。 

而在咖啡香气的源头,磨豆、冲泡、拉花……年轻的店长杨嘉漩在操作台旁忙碌不已,将一杯杯香浓的咖啡,送上客人的餐桌。“90后”杨嘉漩是中山本地人,在成为这家潮流“村咖”的主理人之前,她是一名城市白领,工作相对稳定。

但在杨嘉漩心里,却始终有个开咖啡店的梦想。“我很爱喝咖啡,也喜欢研究咖啡文化。开店这个想法,已经萦绕在心里七八年了。”今年初,杨嘉漩终于鼓起勇气从公司离职,与几位合伙人一起,谋划着要开一家与众不同的咖啡店。

“云南的莫奈花园、心邸咖啡都非常有名,当咖啡与稻田、大海这些风景结合,能带给人‘诗与远方’的感觉。”创业之初,杨嘉漩团队成员们就对选址非常慎重,他们考察了中山周边多个地方,很快留意到了崖口。“崖口的集装箱咖啡店、东堤咖啡店已经‘成气候’了,村里也有几家开得不错的咖啡店,年轻人的创业氛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稻田、海岸以及淳朴的乡村风情……如果要创业开店,我们首选的肯定是崖口。”

但彼时,崖口还没有一个足够的大型空间,能够满足杨嘉漩开设一家复合型咖啡厅的需求。“集装箱我们也有考虑过,但是很难打造出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我们仍在观察,等待合适的机会。”

恰逢其时,崖口村围绕乡村振兴工程,正对村里农机站旁的空地进行改造,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建筑。这间直面稻田、采光良好的房屋,迅速引起了杨嘉漩的浓厚的兴趣,她暗下决心:“这就是我们寻找的梦想之地,一定要拿下它。”村里开启招标之后,杨嘉漩迅速行动、制作方案、参与投标,最终,顺利拿下了这栋占地约有200多平方米建筑的使用权。

稻田收割前,翠绿的稻浪包裹着“向云端咖啡店”。南朗街道宣传和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稻田收割前,翠绿的稻浪包裹着“向云端咖啡店”。南朗街道宣传和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作为首次涉足餐饮行业的“萌新”,杨嘉漩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从筹备到正式营业,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和团队成员无数次推倒方案,又从头再来,最终才确定了店铺的装修风格和运营思路。

“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珠三角地区,从广深佛珠等周边地市,学习咖啡店的运营经验,再结合崖口本地的特色进行创新。”杨嘉漩透露,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光是店铺硬装,团队就投入了近百万元。

崖口村也在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崖口村村委不仅协调解决了店铺客人的停车问题,还在店铺外的公共区域种植了大量花草,为咖啡店营造优美的环境。在杨嘉漩团队和崖口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国庆前夕,“向云端”开始了试营业。

日销500杯咖啡

“崖口村咖”飘香湾区

旺盛的人气,比杨嘉漩想象中来得更快。国庆的试营业期间,向云端咖啡店一天就能卖出500杯咖啡。“我们选择在崖口开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崖口成熟的文旅产业。我们基本不需要投入宣传成本,就能收获一波天然‘流量’。”杨嘉漩笑着说。

作为远近闻名的老牌“网红村”,崖口村已经形成“流量体质”,为向云端咖啡店等商家,带来了庞大的消费人群。数据显示,崖口村每年可吸引超250万游客参观,2023年崖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00万元。

“崖口村文旅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我们对咖啡店的经营也更有信心。”杨嘉漩透露了未来的野心,“咖啡厅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们将融入研学、文艺等元素,将‘向云端’打造为集美食、休闲与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如今,在向云端咖啡店,杨嘉漩已经设置了一个“文创角”,用来展出崖口当地的农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摆放了崖口品牌咖啡以及香山文化主题的冰箱贴、明信片等。“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展示崖口文化、中山文化的窗口,客人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享受美食风景、打卡拍照,还可以读懂中山的历史文化。”

向云端咖啡店的“文创角”,用来展出崖口当地的农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 

向云端咖啡店的“文创角”,用来展出崖口当地的农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 

“向云端”这个名字,也寄托了杨嘉漩的生活态度:灵感来源于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一朵漂浮于稻田之上的“云”,表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杨嘉漩希望,这家咖啡店能够治愈繁华都市的人们,带给顾客宁静平和的感觉。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崖口村积极鼓励青年创业,探索富民兴村之路。沿着2公里的东堤海岸线,崖口村设了90多个摊位,免费提供给本地青年创业,鼓励青年探索新业态。据统计,崖口全村创造就业岗位近千个,吸引69名海外留学生、大学生等本村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目前,崖口村已有上百家“村咖”,崖口自营品牌咖啡也逐渐打响了名气,吸引了来自广深珠的游客争相购买。

向云端咖啡店的客人正在享受休闲时光。 

向云端咖啡店的客人正在享受休闲时光。 

作为崖口村的一分子,杨嘉漩希望能与其他创业青年一起,把这个“网红村”做大做强。“我们和其他商家并不处于一个冲突的链条上。在崖口,很多客人早上去吃云吞,中午去吃煲仔饭,下午过来喝咖啡,晚上到美食一条街吃海鲜。这是一个互相链接的消费链条,并不存在‘一家独大’的情况。”杨嘉漩坦言,“只有崖口整体的创业氛围、消费业态都发展起来了,才能形成最好的经营环境,我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回头客’。”

谈及未来,杨嘉漩充满信心:“‘向云端’和崖口村是相辅相成的,比起靠崖口村的流量来撑起这家店,我更希望做到,大家因为‘向云端’而选择来崖口,两者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流量循环’。”

采写:南方+记者 苏芷妍

摄影:叶紫潇

(部分图片来源于南朗街道宣传和文化服务中心)

编辑 王浩宇 钟时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