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产业招商领域迎来了风云变幻的一年。一方面,各地方政府产业招商热度不减,如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成功签约项目超400个,总投资额超9000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措施的出台,产业招商亦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招商人员亟需思考如何在遵守新规、保障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创新招商策略,寻求破局之道。
“唯大不破”难以为继,“精而美”或成新战场
在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大势下,传统招商模式正面临一系列挑战,产业服务向“新”提“质”势在必行。幸福招商指出,当前产业招商面临三大核心难题,亟待解决。
首先,经历20余年的产业高速发展期,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一轮扩产投资热潮,产业服务已经进入了存量争夺期。数据表明,10亿元以上亮点大项目、优质项目总体上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唯大不破”难以为继,“精而美”的项目招商或成为未来产业招商的新战场。
其次,以税收、土地要素为核心的内卷式传统招商模式挑战重重。以往地方政府为完成招商任务,拼的是土地价格和税收奖补政策,内卷式的招商在推动各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如催生了一些趋利的“候鸟型“企业。在国家税收政策连年收紧,清退税收优惠,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大形势下,各招商服务机构纷纷思考和推动产业服务模式创新升级。
另外,招商服务人员能力提升缓慢与业务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形势在变,模式在变,策略、工具也应与时俱进。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少招商服务人员的思维僵化,招商策略千篇一律,抱残守缺。如何不断精进产业招商的策略和打法成为当前亟待破图3:解的难题。
政策·模式·机制之变,各地谋求招商新出路
变局与困局,往往相伴相生。针对产业招商面临的困境,各地政府积极应对,释放出产业招商的新风向,从政策、模式及机制三个维度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推进。
政策之变是基石。长远视角下,招商策略必须从单纯追求“政策洼地”效应转变为致力于打造“改革高地”,即重视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当前,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已陆续出台新的招商政策文件,旨在通过创新举措和政策引导,激发招商活力。
模式之变是核心。在“税收优惠”逐渐淡出舞台的背景下,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和场景招商成为未来招商引资的关键路径。例如,山西太原深化“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围绕“一高两先三特三新”特色产业链,由产业链牵头部门协同“链主”企业、招商部门及相应县区组建招商小分队,打造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园、一支小分队”的“三个一”招商体系。
图1:太原市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图源:太原发布)
同时,随着中央取消地方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权限,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进行资本招商成为重要策略,如合肥“以投带引”模式,依托国有产投基金,沿产业链精选投资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图2:合肥“以投带引”模式 (图源:《新闻联播》)
场景招商则通过构建应用场景、开放资源、提供市场机会,吸引企业和项目的入驻。比如北京经开区2024年发布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方案”,便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围绕医疗健康、交通出行、人形机器人等十大标杆应用场景进行招商。
图3:北京经开区发布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方案(图源:北京日报)
机制之变是保障。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从过去主导一切的角色,逐步退居到幕后,将更多的舞台留给市场和专业化招商公司。近期,山东、江苏和安徽等省份已率先行动,撤销政府内部招商部门,转而成立专业招商公司,以更灵活高效的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创新质招商模式
沿着旧地图,注定找不到新大陆。面对产业招商形势的变化,幸福招商持之以恒精进产业招商服务模式,引领产业发展。二十三年来,大项目招商、双聚焦、按图索骥、大数据招商、资本招商、圈层聚商、基于SPU 的行业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创新实践层出不穷。
图4:幸福招商产业招商模式
2024年,面对产业发展新环境,尤其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宏观政策为产业服务向新、向高、向优提出了更高要求,幸福招商开创性提出新质招商模式,为政府和企业建高地、增效益、搭平台。
图5:幸福招商新质招商模式
“新质招商”之新不仅在于新格局、新生态,更在于系统地看待产业,甚至是要换位到企业视角,深度思考并预见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具体而言,“六新”服务模式全面涵盖了以下六个方面:产业选择新格局、产业导入新生态、运营服务新模式、生产要素新配置和招商力量新动能、营商环境新风貌。
图6:幸福招商新质招商能力罗盘
借助新质招商模式,幸福招商能够精准助力政府在招商实践中实现“知道要找谁、努力找得到、保证落得了,还能落得好”。
多年来,招商引资活动虽有力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催生了诸如“盲目跟风招商”与“硬性摊派招商”等不良现象,加剧了产业同质化和竞争内卷化。规范招商引资条例的出台,将有效纠正不规范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的招商行为。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应积极转变招商思维,强化服务意识,找准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并实践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招商新策略。
撰文:邱永宽 滕聪 李育莲
(智库支持:幸福招商行业研究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