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丨从2024迈向2025,石龙凭“文”出彩、借“旅”扬名!

宜居石龙 2025-01-10 16:16

岁序更替

步履如歌

挥别满载挑战与机遇的2024年

我们满怀憧憬

阔步迈向充满生机的2025年

回首过去一年,石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旅产业消费实现提档升级。2024年12月27日至29日,在辞旧迎新之际,“潮石龙 Yi 起来” 第五届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盛大启幕。这场为期三天的文化盛宴,不仅是提升石龙文旅品牌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同时还为提振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成功激发镇域消费活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这场一年一度的文旅消费重头戏得到了央视新闻、中新网、中国报道、南方日报、大湾区卫视、香港商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十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进一步提升了石龙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潮石龙 Yi 起来” 第五届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2024年石龙文旅发展成果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更为2025年石龙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奏响了激昂的开场号角。

  •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

2025年,东莞市大力推动旅游发展与“百千万工程”深度结合、互促共进,按照全域旅游的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环境。其中,东莞积极构建打造“一圈三区三带”旅游空间格局,而“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也被纳入“三区”之一的“东莞记忆”项目“一盘棋”统筹。借此东风,石龙将乘势而上,努力重塑龙城昔日商贸繁荣盛景,“以点带面”推动石龙镇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留住乡愁的同时创造新的“东莞记忆”。

 

 老街焕新、非遗添彩  

  双向赋能共筑文旅融合“新高地”  

“石龙今日市廛开,车马纷纷涌进来。午后酒阑人尽散,白云依旧锁苍苔。”这首诗是石龙开圩后流传下来的一首古诗,描述了石龙开圩时繁华兴旺的景象。而建成于1929年的中山路作为东莞首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全市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镌刻了石龙过去作为“商贸重镇”的辉煌记忆,是石龙商贸发展变迁的“见证者”。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如何让这条饱经沧桑的百年老街在新时代中重焕生机,成为了石龙人共同的奋斗目标。2024年,石龙依托中山路,策划举办了骑楼墟市年货市集暨石龙首届盆菜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秋国庆系列活动、石龙商埠骑楼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多措并举打造“最传统mix最潮流”品牌文化IP,奏响“粤式新潮流”华丽乐章。借助这些多元化的活动,中山路再次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往日的繁华盛景再度重现。

如今,中山路还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重要窗口。近年来,石龙致力于把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汇聚于此,将中山路打造成为集非遗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东莞非遗第一街”。2024年,随着位于中山路的非遗博物馆、黄志伟艺术馆、“翡翠宫·非遗食语·莞”相继开馆,中山路上的文化场馆资源日趋丰富,产生良好联动效应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东莞非遗第一街”的文旅业态及内容。目前,已有13个涵盖国家级、省级、市级、镇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中山路,共同构筑起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同时,石龙还积极把“东莞非遗第一街”拓展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研学基地,为中山路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效促进“非遗潮流”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古镇文旅新地标。

  • 2024年6月,石龙非遗博物馆开馆

  • 2024年6月,黄志伟艺术馆开馆

  • 2024年11月,东莞市首个非遗主题的示范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翡翠宫·非遗食语·莞”开馆

随着石龙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大众对文化传承的热情参与,2024年,石龙非遗代表性项目还频繁亮相于主流媒体及平台,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广东省电视台《湾区年味“一条街”》聚焦中山路上的非遗店铺,直播观看量超11万;石龙新昌鼓、石龙红漆描花传统木屐等非遗店铺荣登中国日报社新媒体“神奇探索局”;张氏骨伤疗法传承人成为主流媒体“莞视频”播放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专题节目《劳动最可爱》的主角之一;石龙灯笼仔制作技艺在广东省非遗馆展出……

  • 2024年1月31日,广东广播电视台与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湾区年味“一条街”》直播活动

伴随着石龙非遗文化的走红“出圈”,作为其核心承载地的中山路也随之声名远扬,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一跃成为东莞文旅热门“打卡”地。2024年,女子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白雨露、女子斯诺克球坛“女皇”瑞恩·埃文斯、省曲协艺术顾问黄俊英等名人纷纷前来中山路探寻非遗文化的根源脉络,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市内外众多学生也慕名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单日研学人数峰值达1500多名,全年游客流量超10万人次。中山路凭借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东莞市水乡精品旅游线路、十大旅游路线以及十大历史文化建筑。

  • 女子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白雨露(中)、女子斯诺克球坛“女皇”瑞恩·埃文斯(右)

  • 省曲协艺术顾问黄俊英(中)

当下,百年中山路与非遗代表性项目相互赋能、相辅相成,实现了文化“出彩”和旅游“出圈”的双向奔赴。为持续推动石龙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努力塑造石龙城市IP,2024年,石龙正式启动“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拟采用“有机微改造,渐进式更新”的改造方式,把中山路打造成为集“市井生活、休闲体验、主客共享”于一体,且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旅生活空间街区。

石龙期望通过这一项目,把中山路打造成旧城更新的精品、老城活化的样板,“以点带面”推动石龙镇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同时,将中山路与举重博物馆、人民广场、中山公园、南岸公园等核心区域串珠成链,将“看得见举重精神、留得住石龙记忆、融得进人民生活、读得到红色历史”作为石龙老城活化的核心诉求,走出一条独具石龙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 石龙老城区

  

深挖资源、擦亮品牌  

  促进石龙多元文化“活”力全开  

石龙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举重之乡”“国际宜居城镇”“广东四大名镇”,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体育文化等正在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2024年,石龙进入万众瞩目的“举重时间”。10月1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中国举重协会以及东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举重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这是世界首个举重专题博物馆,也是东莞文化强市“十大文体设施”之一。自举重博物馆开门迎客以来,前来预约参观的市民朋友络绎不绝。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超7万名市民进馆参观,在石龙“旅游必打卡目的地”的榜单上首屈一指。10月17日至28日,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举重赛事之一的全国举重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也在石龙体育中心(石龙中学体育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67支代表队、525名运动员在此聚集,将石龙蓬勃发展的新面貌通过所见所闻所感宣传了出去。

  • 2024年10月,世界首个举重专题博物馆——举重博物馆开馆

  • 2024年10月17日至28日,全国举重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在石龙举行

这两项体育文化盛事成为了石龙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开展多领域交流的良好窗口,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石龙、打卡石龙,将“举重流量”转化成“城市留量”的目标从蓝图变成了现实。值得一提的是,石龙镇于2025年将继续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重赛事,通过举办国家级体育赛事,进一步推动“赛事+博物馆”融合发展,扩大文体赋能“百千万工程”的主场优势,持续擦亮“举重之乡”金字招牌,加深外界对“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印象。

在推动体育文化走红“出圈”的同时,石龙高度重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依托石龙博物馆、东征博物馆、石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资源,以培育文化品牌为抓手,开展“馆校共建”“行走的博物馆”等系列活动,让石龙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出新、出彩,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 石龙全貌

2024年,石龙博物馆相继推出《狮王争霸 龙狮贺岁——岭南醒狮文化特展》《周恩来邓颖超的家风》《奥林匹克收藏展》《姜栋梁中国画展》《跟着粤菜去旅行——粤菜文化展》,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全年参观人数超12.6万人次。石龙东征博物馆利用丰富的东征史迹展览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全年参观人数约6万人次。石龙图书馆持续打造书香阅读高地,推进书香镇街建设,建成全市第一个以“图书馆+银行”合作共建新模式的城市阅读驿站——东莞农商银行石龙西湖支行城市阅读驿站和全市第一个以“图书馆+国字号工艺大师”合作共建新模式的城市阅读驿站——黄志伟艺术馆城市阅读驿站,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

  • 石龙博物馆展出的《狮王争霸 龙狮贺岁——岭南醒狮文化特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 学生团队通过参观东征博物馆,切身感受共产党员当年艰苦卓绝、跌宕起伏的东征革命岁月

  • 黄志伟艺术馆城市阅读驿站是石龙镇第一家开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阅读驿站,也是全镇第五家城市阅读驿站

此外,石龙持续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节日节点举办了醒狮巡游、传统游龙、麦芽糖东江音乐会、东江灯会等大型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石龙精心编排节目踊跃参与各类赛事,并屡获佳绩,切实彰显石龙的文化魅力。其中,曲艺《一鸣惊人》、戏剧《三人行不行》在市戏剧曲艺花会均获银奖;以新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的举重故事创作的作品《举世无双》获省第十一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

  • 以新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第一人陈镜开的举重故事创作的作品《举世无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与灵魂。1月7日,东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推进暨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提出了要从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推动产业要素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服务配套、创新旅游传播推广等方面,推动东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举全市之力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热点、全年都精彩”的文旅发展氛围,把东莞发展为双休日、小长假湾区休闲度假热门目的地。

2025年是全域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

高水平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

是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起步之年

站在新的起点上

石龙镇将持续深入挖掘更多文旅资源

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

以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牵引

打造“百千万工程”特色亮点

切实发挥“百千万工程”与文旅产业相互赋能的积极作用

同时

充分释放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贡献石龙力量

出品|石龙镇融媒体中心

文、编|朱梓佑

图丨宜居石龙 朱梓佑

校对|刘靖童

值班编委|林秋江

审发|孙璐莎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众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