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位大民生!佛山城管办好“关键小事”

作者 刘佳伦 2025-01-05 19:37

1月5日清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顺德容桂渔人码头,这里不仅是2025顺德容桂环岛马拉松的终点,更是佛山市城管部门提升城市品质的生动注脚。

“以前是乌烟瘴气,现在是人间烟火!”渔人码头摊主的一句感慨,道出了佛山城市管理的新变化。从曾经的占道经营、脏乱拥堵,到如今的灯火璀璨、人声鼎沸,佛山街头巷尾正上演着一场华丽的“变形记”。

佛山市城管部门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用“绣花功夫”,办实办好群众的一件件“关键小事”,在疏堵结合中点燃城市“烟火气”,让市井生活更有滋味。

顺德容桂渔人码头。刘佳伦 摄

疏堵结合,以人为本解民忧

城市的“烟火气”,流淌在街头巷尾的市井脉搏之中,流动商贩的吆喝叫卖,则为这跳动的旋律增添了鲜活的音符。

然而,无序摆卖也曾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佛山市城市管理部门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而是聚焦群众需求,将一件件关乎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办实办好,以设置临时摆卖疏导点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温情治理,标本兼治”的新路。

以容桂渔人码头为例,作为容桂首个AAA国家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客流量持续攀升,预计2024年接待游客量约300万人次。大量游客带来了商机,也曾导致周边流动商贩无序摆卖,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顺德容桂城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在疏导点筹备前期,工作人员深入走访周边居民,问需于民;通过抽签、摇珠方式确定商户资格并进行公示,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疏导点进行配套升级,提供水电、卫生等后勤保障,免除商户后顾之忧。这一系列源头治理的举措,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推动“引摊入市”,顺德容桂打造了别具一格的码头夜市和新马路夜市,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可容纳约360个摊档,有效疏导了周边区域的流动商贩,并带动了300多人灵活就业。

驻唱歌手正在容桂渔人码头露天酒馆演唱。刘佳伦 摄

“以前是乌烟瘴气,现在是人间烟火。”蟹先生精酿酒馆2022年进驻新马路夜市,主理人徐志彬表示,整治之后道路交通更顺畅,周边环境也更干净整洁,游客也越来越多了。他说跨年夜(2024年12月31日)当天,客人多到“没位置出餐”。

禅城区也积极探索,将“黑点”转变为“亮点”。例如,针对张槎江湾立交桥底流动摊贩造成的交通、油烟、噪声等问题,禅城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推动行商归市、还路于民,在桥内安全岛和相邻商场外围设置临时摊位,引导游商规范经营,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

为规范经营秩序、激活夜间经济,三水芦苞镇打造了“苞满意·鱼鱻街”夜市,规划约100个临时摊位。同时,芦苞镇综合执法办及时取缔夜市周边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无照经营行为,为夜市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在佛山全市范围内,已有127个临时摆卖疏导点经营有序,秩序井然,为4500多个摊主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和生计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更激活了周边多元市场业态,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城市的“烟火气”保驾护航。

夜市规范前后对比图。刘佳伦 摄

多元共治,点亮城市生活新“夜”态

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佛山各区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因地制宜,探索出多元参与、各具特色的“社会共治”模式。

为保障市民的“舌尖上的安全”,佛山市城管部门联动公安、市监、消防等多部门,对疏导点进行全方位“体检”,从食品安全到消防安全,严格把关,为市民安心夜购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国企、私企、志愿者、创业者等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化身疏导点“管家”,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

佛山各区在推进社会共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模式。

在容桂渔人码头,采用了“国资民企共管”模式,由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运营。在执法部门的主导下,国资和民企共同出资聘请安保团队,组建专班,实行网格化管理,负责区域环境治理和秩序维护。

针对节假日期间的交通拥堵问题,容桂渔人码头采取了加设临时分隔栏、提前通过各官方平台发布客流信息和交通管制信息、盘活周边闲置土地增设便民停车场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切实回应了群众对便捷出行的期盼,将“关键小事”办实办好。通过这些举措,容桂渔人码头周边群众的投诉大幅下降92.65%,显著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

南海桂城综合行政执法办灯湖中队创新了“商户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商户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形成了自治共管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禅城张槎街道则探索了“疏导点与商圈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与商场的联动,不仅聚集了人气,催生了15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更将江湾立交桥下打造成为了热门打卡地,实现了促进就业和丰富市民夜生活的双赢局面,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

高明区则推行了“城管+”联动互助模式,组建了“城管+社区+志愿者”联动队伍。他们将已申请临时摆卖的群众纳入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管理,通过换位体验的方式,引导其自觉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实现了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效果,也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采写:南方+记者 刘佳伦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