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带知识入校园”系列讲座——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

韶关共青团 2025-06-27 15:26

6月24日,由共青团韶关市委员会、韶关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韶关市综合应急救援队、韶关市旅游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的“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在韶关市浈江区行之实验学校火热开讲。600名青春洋溢的学生齐聚一堂,共同构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安全堤坝。

辨识危险水域,牢记六不准

讲座伊始,讲师借助真实案例与清晰图示,引导学生们睁大“安全之眼”。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漩涡、水草丛生的隐蔽险滩、陌生水域的未知深浅……这些视觉上不易察觉的“隐形陷阱”被一一揭示。

同学们凝神倾听,不时记录要点,对“危险水域”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当“防溺水六不准”原则被郑重提出,会场更加肃静:“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盲目下水施救。”清晰有力的六条禁令,字字如锤,敲打着在场每一位同学的安全意识,它们在讲师的阐释中,深深镌刻进青年的心田——这是守护生命不可逾越的规则红线。

情境演练点燃生命自救之光

“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安全意识与能力,在情境模拟与动手实践中被点燃。讲座精心设计的自救与互救演练环节,将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成为全场焦点。

当模拟同伴意外落水的场景出现,同学们在讲师指导下,迅速进入状态。“保持冷静!寻找漂浮物!大声呼救!”关键自救步骤在紧张氛围中被反复强调和练习。心肺复苏(CPR)实操演练环节中,在专业助教的指导下,同学们在模型上认真模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他们演练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勇气与担当。一位同学感慨道:“原来救人这么不容易,但万一真遇到事,这些动作可能就是生的希望!”

互动问答检验学习成果

安全知识的种子已在心中播撒,讲座尾声的有奖问答与知识问卷环节,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生动课堂。主持人抛出问题:“发现有人溺水,第一件事该做什么?”、“哪些地方绝对不能去游泳?”……话音刚落,台下手臂如林,同学们争先恐后,自信作答。每一次准确响亮的回答,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那份踊跃与笃定,是知识内化后的自然流露,更是安全意识生根发芽的明证。

精心设计的知识问卷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同学们认真填写,将讲座精华凝于笔端。从回收问卷的初步反馈看,大家对危险水域识别、“六不准”原则及基础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令人欣慰。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暑期临近,亲水活动增多,这场干货满满、互动性强的防溺水安全讲座,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致力于安全意识的唤醒与自救互救技能的培养。生命无价,安全第一,愿安全意识如夏日的绿荫,常伴每一位青年左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