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汀根村:常胜之狮,全球争霸|广州百村观察

作者 傅鹏;钟晓宇 2025-06-25 17:51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黄飞鸿杯”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暨双上双狮挑战赛(水上飞狮)冠军、广州龙狮文化节国际邀请赛第一名、第十一届佛山岭南狮王邀请赛金奖……走进番禺区沙头街汀根村村史馆,一整面墙都记录着汀根龙狮团斩获的荣誉,截至今年1月,汀根龙狮团已赢下15次国际冠军、21次国内冠军,是当之无愧的常胜之狮。

“汀根龙狮团名声在外,不仅是国内,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醒狮队来我们村取经!”沙头街汀根村党委书记梁健强表示,如今汀根龙狮团已经成为该村的文化符号,不仅是村里举行盛大活动时的压轴节目,既代表该村到五湖四海进行龙狮文化交流、为广州争光。

走出村,赛中练技艺

有村民开玩笑说,汀根龙狮团不是在参赛,就是在参赛路上。

“我们村每个宗祠几乎都有一个醒狮队,汀根龙狮团是我们村所有精英组成的醒狮队。”梁健强介绍,汀根村有着700多年历史,村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梁氏大宗祠、余氏宗祠、刘氏大宗祠、武帝庙、华帝殿等祠堂、庙宇,文化底蕴深厚。如今的汀根村村史馆,正是对原村庙进行保护修缮、升级建设而成。

祠堂、庙宇多,文化活动也多。其中,最隆重的就是汀根村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会举办的“华光诞”,这是该村一年一度的传统华光庙会。华光诞庆典活动主要有祭礼、巡礼和曲艺表演三大部分,醒狮队表演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节目。

汀根龙狮团正是发轫于汀根村浓厚的传统文化传承中。该团由刘四根与余日星师傅创立于1983年,最初起名叫合和堂醒狮队,2005年更名为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汀根龙狮团。坚守传统的同时,汀根龙狮团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如将北派舞狮的技艺融入南派醒狮的套路,开拓出高杆醒狮、花色群狮、水上飞狮等新玩法,成为狮艺界的一支新秀。

汀根龙狮团走出村、到全球赛事争霸始于2005年。这一年,刘广辉接下带领汀根龙狮团的重任,他自幼就跟着父亲刘四根开始学习龙狮表演。“我的梦想就是继续壮大龙狮队,让更多人热爱龙狮文化。”刘广辉说。

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领汀根龙狮团参加各种赛事,在赛事中磨练队员的本领。结果一鸣惊人,在2005年举办的广东省传统醒狮比赛中荣获特等奖,从此开始征战国内外大赛,成为如今的常胜之狮。

“汀根龙狮团还代表广州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2春节大联欢节目上大放异彩!”梁健强说,这是汀根龙狮团的一大高光时刻,全村人都为此感到骄傲。

来村里,全球来取经

又是一年“华光诞”,如今汀根村的这一传统活动已经成为番禺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今年2月举办的华光诞巡游表演,吸引了汀根村以及周边城市乃至来自国外的共50头醒狮参加。醒狮队伍进行的采青纳福表演,引得群众纷纷叫好。

随着汀根龙狮团的名声大噪,高桩醒狮邀请赛也已成为华光诞庆典活动不可错过的新活动,今年已经迎来第五届。五湖四海来的醒狮队齐聚一堂,更是借此机会展开激烈角逐,也是相互学习取经。赛场上,狮子在高桩上闪展腾挪,惊险刺激、扣人心弦,更向年轻人展示了岭南民俗文化的魅力。

“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愿意学习传统文化。”梁健强介绍,汀根村之所以叫“汀根”,是村里勉励青年人扎根家乡,“钉根”即把脚钉在故乡土地上。同时村里也深信有水便有财,遂把“钉”改为“汀”。如今留住年轻人的是乡村民俗文化,吸引年轻人回到乡村。

龙狮文化正走进校园,汀根龙狮团每周二、周四都会受邀到沙头汀根小学、沙头横江幼儿园和荔湾学校第一小学去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依葫芦画瓢学着教练的动作,从小便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

“我们有时候会开直播。”刘广辉表示,线上直播方便与其他狮队学习交流,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到汀根龙狮团基地学习。此外,汀根龙狮团基地也是沙头街体育服务志愿点,沙头街群众均可免费参加训练学习。

“华光诞和龙狮文化能够传承至今且名声越来越响,是所有村民的共同努力。”梁健强表示,传统文化让整个村子充满人情味,他们也有信心让汀根村的独特乡愁传播得更远。

【AI识村】

汀根村如何用好汀根龙狮团、以文化塑魂?

DeepSeek建议:该村以龙狮文化为纽带,串联祠堂文化、非遗庆典与现代教育,驱动文化认同与乡村振兴。

一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依托村内祠堂、庙宇和“华光诞”,设计龙狮文化主题文旅路线。同时,进一步扩大“华光诞”影响力,吸引全球游客参与。

二是深化教育与传承机制,由汀根龙狮团骨干任教,培养青少年传承梯队。同时建立线上教学平台(如直播课、短视频技艺分解),扩大受众,此外还可以开发龙狮文化文创,吸引年轻群体。

三是强化公益赋能,进一步开放训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及外来学习者,形成“全民传承”氛围。

(“AI识村”板块内容由DeepSeek生成,文字经记者核对整理)

采写:南方+记者 傅鹏 钟晓宇

设计:招凤仪

图片:汀根村供图 资料图片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