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都区花山小镇,独特的碉楼资源吸引了不少商家和创业者。陈丽梅,一位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女性,同时也是花都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理事,便是其中之一。
她看中了花都区的营商和居住环境,希望在此发展,并寻找一个闹中取静、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最终,她在花山小镇找到了一处闲置的院子。
初到院子时,景象并不理想:地面散落枯枝败叶,植物枯萎,整体显得杂乱。这里之前做过餐饮,装修风格与陈丽梅设想的美丽庭院差距很大。她决定进行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想法,保留房屋和庭院的原有风格。她和家人首先彻底清理了院子,拆除了不符合预期的装饰,为庭院的重生做好准备。
清理完成后,陈丽梅开始规划布局。她在院子周围种上竹子,增添绿意,也形成自然的隔断。庭院内,绿植和桌椅有序摆放。夜晚,龙眼树上的灯饰亮起,营造氛围。
老房子的天井是她改造的重点。她按原有青砖风格粉刷墙面,在廊下放置了实木茶台和桌椅。天井中原有的枯萎绿植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融合了植物、假山、流水和游鱼的景观小品。闲暇时,陈丽梅喜欢坐在天井旁喝茶,听着水声,看着鱼儿游动,放松身心。
院子的楼顶,有一个全玻璃的阳光房,这是院子的独特之处。360°通透的视野,让人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冬天,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晚上,仰望星空,思绪可以自由翱翔。盛夏时节,挂满枝头的龙眼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与主人亲切交谈。
庭院改造完成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陈丽梅对西点和咖啡有兴趣和研究,她计划结合庭院,增设西点饮品等休闲功能,与游客共享美丽庭院带来的舒适和愉悦。
作为志愿者,在改造庭院的过程中,陈丽梅也更了解了花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我越来越喜欢这片土地!”未来,她希望能扎根花都,用自己的行动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光彩,为花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黄楚旋 通讯员 花都区妇联 郭利群
供图:花都区摄协 通讯员 钟柳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