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荔”为媒!汕尾高新区赴宝楼村召开企业招商座谈会

作者 陈欣欣 2025-07-06 15:29

7月5日,汕尾高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携手园区30余位重点企业负责人,深入东涌镇宝楼村荔枝产业基地,开展“‘荔’促产业振兴  ‘企’助‘百千万工程’”主题活动。这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以荔枝为媒,巧妙融合了乡村产业振兴与园区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实地采摘、恳谈交流与资源对接,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汇聚企业力量,赋能乡村“致富果”

活动首站,企业家们踏入宝楼村5000亩葱郁的荔枝园。枝头垂坠的“凤山红灯笼”荔枝,宛如颗颗饱满的小红灯笼,昭示着丰收的喜悦。在农户的指导下,企业家们亲手采摘,零距离感受这份汕尾特有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魅力。宝楼村第一书记章玉杰现场介绍,作为“凤山红灯笼”的主产区之一,村内荔枝品种超30种,目前可挂果面积约500亩,预计明后年将突破千亩。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农事体验,也是高新区企业力量下沉乡村的生动实践。企业家们边采摘边思考,积极为宝楼荔枝拓宽销路建言献策。“可将荔枝纳入企业员工福利采购链”“探索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借助高新区平台对接湾区市场”等建议不断涌现。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汕尾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宝俊表示,要将企业的市场嗅觉与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行动,让荔枝的“甜蜜”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源泉。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动高新区30家企业现场采摘认购、认订荔枝2000多斤,为宝楼村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万元。

直面企业诉求,群策群力解难题

带着荔园的余香和助农的思考,政企双方移步宝楼村荔枝馆,一场问计于企、问需于企的企业座谈会随即展开。

从助力乡村的广阔天地回到园区发展的现实主场,企业家们敞开心扉,聚焦自身在建设运行、增资扩产、招才引智、产业链发展、园区配套等方面的核心诉求与建议,共同为打通发展痛点、堵点寻求良方。

“员工走出厂区出行不便。”汕尾恒佳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志航率先发声,直言园区缺乏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呼吁利用园区沿河景观带打造休闲空间,提升人气和宜居度。

面对企业家们的诉求,汕尾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有关负责人现场办公,逐一回应,并强调:“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今日所提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绝不拖延,需协调推进的必须紧盯落实,务必让园区营商环境更优、企业发展更好。”

共谋招商新径,推进“以商招商”

在务实破解当下难题的同时,活动更着眼未来,激发企业家以“主人翁”姿态,为汕尾高新区招商引资、拓展产业链图谱贡献智慧与资源。

座谈会上,企业家们不仅谈困难,也积极分享行业洞见,主动牵线搭桥。华以安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刚介绍了其公司全球首创的立体定向放疗机器人项目,该项目正在与中山大学开展合作,投产后设备将投入到医院服务全国患者。“我们每年需数百台精密机械臂等配套设备,这是一个巨大的采购量!”他现场向园区同行抛出“绣球”,“期待高新区乃至汕尾的机器人、精密制造企业加入我们的供应链!”这一邀约立刻点燃了产业链协作的火花。汕尾市恒炜烨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当场表态,将新增投资1500多万元建设新生产线。

智能制造企业代表也透露,已成功引荐数家深圳合作伙伴考察高新区,看中的正是这里日益完善的生态和高效的服务。这种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依托企业家“朋友圈”口碑引荐的“以商招商”模式,正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黄宝俊表示,希望企业家们成为高新区的“招商大使”,共同发掘更多优质项目资源,群策群力拓展园区产业版图,为高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采写/拍摄:南方+记者 陈欣欣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