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如期而至。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将举办庆祝2025年教师节大会,回顾过去一年丹灶教育的发展足迹,肯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今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佛山启动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成为关键部署。
过去一学年,丹灶教育以校长换届和管理团队优化调整为契机,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新机遇,强势开启“组团式+龙头带动”办学新格局,大力锻造有为良师队伍,不断深化“五育”并举、优质均衡、特色多样的丹灶“幸福教育”。
作为工作成效体现,今年丹灶中考成绩亮眼,高分层逐年攀升,2025年中考700分以上人数领跑环两江先行区六个镇街。
丹灶教育向新而行,蹄疾步稳,以教育先行支撑丹灶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以鲜活的基层实践作答教育强国的时代命题。
丹灶学子进行“千人口琴大合奏”展示活动。通讯员供图
丹灶学子进行“千人口琴大合奏”展示活动。通讯员供图
名校引领
一体向优促均衡
经过近几年校园新改扩建和优化调整,目前丹灶全镇有公办初级中学2所、小学7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师2808人,学生42215人;区属公办十二年一贯制南海实验学校实现全学段办学,提供学位超6000个;公办、普惠民办幼儿园达28所。
一连串数字,构成了丹灶教育的“基本盘”,承载着数以万计家庭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热切期盼,也寄托了丹灶教育迈向优质均衡的不懈追求。
2024年9月,丹灶教育迎来校长换届与管理团队优化调整,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团队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这是丹灶教育面向未来的一次新启航。
在发展的新起点上,丹灶教育也迎来了新机遇。
2025年,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佛山启动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环两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应运而生,佛山提出重点推动包括丹灶等镇街的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辐射带动协同区提升,打造“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佛山教育新格局。
抢抓新机遇,丹灶迅速行动起来。因应环两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方案的“名校领航”行动,结合南海区教育局提出的“龙头托管、教改合作、师资统筹”三大机制,丹灶发挥南海实验学校的名校引领作用,深化集团化办学,共同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
丹灶发挥南海实验学校的名校引领作用。图为位于丹灶的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海实验学校。通讯员供图
丹灶发挥南海实验学校的名校引领作用。图为位于丹灶的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南海实验学校。通讯员供图
今年6月,南海实验学校附属醒华小学揭牌,南海实验学校派驻团队托管丹灶镇醒华小学,通过资源共享、理念互通、师资共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接下来,丹灶还将利用南海实验学校优质资源,在大金智地片区谋划建设南海实验学校有为校区,通过名校示范引领和资源精准下沉,助力镇域名校快速成长。
今年6月24日,南海实验学校附属醒华小学揭牌。 通讯员供图
今年6月24日,南海实验学校附属醒华小学揭牌。 通讯员供图
与此同时,丹灶建立了以优质学校、幼儿园为核心校(园)的义务教育集团3个,学前教育集团4个,成员校(园)覆盖全镇公办中小学和公办、普惠民办幼儿园,七个教育集团均被评选为南海区首批优质教育集团培养对象,实现“一校一品牌”。其中,丹灶镇联安小学德育特色教育集团为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集团成果辐射到新疆、贵州、粤东西北等地区。
开启“组团式+龙头带动”办学新格局,丹灶聚力打造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典范。不断完善的办学保障,则进一步筑牢丹灶教育的基础。
今年春季推行佛山市“减负十条”,丹灶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相关举措,保障15分钟课间时间,让农耕园成为“行走的课堂”。同时,丹灶扎实推进校园餐整治,全力实现学生午休平躺睡、教室灯光改造、教室与初中宿舍空调配装全覆盖,为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名师带动
以点带面铸师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向来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体现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更高要求。
教育家精神内涵丰富,实现了德、才、识、能的高度统一。具体到丹灶实际,打造一支德、才、识、能兼备的有为良师队伍,既是擦亮“幸福教育”品牌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环两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必然要求。
借力“百千万工程”,丹灶教育以“党建红”引领“教育蓝”,夯实师资与管理根基,践行“高质量+幸福感”双驱动战略。
聚焦师资和管理提升,丹灶重点抓好两类群体,一方面充分发挥校长、园长、主任等“头雁”领航作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综合能力,在校园最小组成单元的班级中当好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名师和名校(园)长,则是丹灶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今年4月,省教育厅对2024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进行公示,丹灶镇有为小学校长麦挺锐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在全南海超4万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人数仅有69人,可见该职称含金量之高。
今年4月,丹灶有为小学教师在南海区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展示周中展示课堂。通讯员供图
今年4月,丹灶有为小学教师在南海区新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展示周中展示课堂。通讯员供图
在丹灶不断壮大的名校(园)长、名教师“军团”中,麦挺锐是其中的代表。他是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书记名校长培养对象,也是丹灶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通过丹灶名校长工作室的平台,他与其他校长、教师实现资源共享、教育共促、共同提升。
截至目前,丹灶教育系统已有市级名师4人,南海区名校(园)长、名教师74人,丹灶镇名校(园)长、名教师88人,并成立了8个镇级名师工作室,涵盖校长、学前教育、中小学学科等领域。通过树立榜样和标杆,丹灶以点带面促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过去一学年,丹灶还深入实施中层教师提升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和后备干部储备计划,构建完善教师队伍分类成长网络,不断焕发不同教师的干事活力。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是重要抓手。过去一学年,丹灶全面推进教研联动,加强校际交流,组织全镇骨干老师或对应年级的教师围绕特定主题,立足课堂实际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课例作为切入点,到不同学校共同开展教学研究,解决镇域教育共性难点,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和专业能力。期间,联安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罗行小学语文教研组获评佛山市示范教研组;丹灶全镇中小学共32个教研组被评为第四届南海区基础教研优秀教研组。
丹灶学子在2025粤港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勇创佳绩。通讯员供图
丹灶学子在2025粤港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勇创佳绩。通讯员供图
在丹灶,教师专业素养持续提升,让课堂焕发新活力,使学校品牌不断彰显。
以生为本
五育并举重特色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丹灶聚焦素质教育,积极发展五育并举、优质均衡、特色多样的“幸福教育”,引导广大丹灶学子全面发展。
相应地,丹灶大力发展丹灶教育“2+N”的特色发展项目体系,2是指镇一级大力推广的书法和篮球特色项目,N即中小学幼儿园的特色发展项目。科创、陶艺、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特色教育在丹灶百花齐放,形成“一校一品”格局。
丹灶学子在丹灶镇中小学生篮球联赛中展现风采。通讯员供图
丹灶学子在丹灶镇中小学生篮球联赛中展现风采。通讯员供图
当前,丹灶正以人文、科创为牵引,打造人文四水脉和仙湖科创核,全力建设“中国氢都、科创丹灶”。科创教育正成为越来越多丹灶中小学的发力点,激发广大学子的科技创造潜能。
过去一学年,丹灶科创教育捷报频传。在2024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中,丹灶各中小学参赛队伍斩获 6个省一等奖、16个省二等奖及26个省三等奖,2个项目代表省参加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总决赛;在2025粤港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中,3人获得省一等奖,3人获得省二等奖,1人获得省三等奖。
丹灶校园里的美育活动同样生动丰富,师生屡屡获奖。在南海区第十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丹灶上送22个节目,一半获特等奖;在2025佛山第四届学生陶艺决赛,丹灶成绩全市领先;在南海区校园活力操展示活动中,联安小学凭借《烧番塔操》获小学组冠军(全区第一),教师团队《墨韵操》荣获教师组特等奖(全区第一)、最佳创编奖和优秀组;4 所学校美育成果获区一等奖……
丹灶镇教学视导活动走进联安小学。通讯员供图
丹灶镇教学视导活动走进联安小学。通讯员供图
培养五育并举优秀学子,丹灶还善于从乡土文化、镇情村况中挖掘教学资源,“信丹灶·知行计划”持续深入实施,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丹灶老师傅”走进校园讲述奋斗历程,让丹灶学子感受榜样的力量;“罗行艺术墟”用艺术连接童心与社区;沉浸式研学活动带学生触摸科技前沿,探寻历史文脉;首届萌娃龙舟争霸赛成为体教融合、文化赓续的鲜活样本。
在新发展阶段,红色基因传承成为青少年教育的核心命题。丹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特色活动,致力培养更多的新时代接班人,相关工作成果备受肯定。其中,有为小学少先队大队在今年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少先队组织。
三尺讲台一寸心,教书育人无止境。未来,丹灶将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政策优先兑现、教育人才优先引进,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完善“幸福教育”发展体系,为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打造“中国氢都,科创丹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陈少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