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岛没有挡住“桦加沙”,接下来会如何?

广东科技头条 2025-09-23 09:56

根据中央气象台9月23日8时发布的台风快讯,超强台风“桦加沙”目前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690公里,最大风力17级(58米/秒),将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总决定于9月23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

在22日晚间“绕过”吕宋岛的桦加沙,是否有所减弱?同样是秋台风,桦加沙会成为又一个“天鸽”“山竹”吗?南方+记者采访了专家。

登陆时可能强于“山竹”

问:与历史上曾极大影响广东的“山竹”等台风相比,“桦加沙”有哪些指标或者迹象类似?

答:2018年的“山竹”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对珠三角影响最大的台风之一。即将到来的桦加沙”,和“山竹”有不少共同点——中心最低气压极低、最大风速极大,风圈半径广……

“山竹”登陆时为强台风级(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而截至发稿时(9月23日9时),“桦加沙”仍保持超强台风级(最大风力17级,58米/秒)。

问:“桦加沙”什么时候登陆广东?

答:截至发稿时(9月23日9时),中央气象台台风路径预报页面显示,“桦加沙”将在9月24日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登陆(最大风力14至16级,45米至52米/秒)。

如果预测准确,登陆时的“桦加沙”会强于登陆时的“山竹”。

而且,“桦加沙”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极易形成 “狂风、暴雨、风暴潮”三碰头的极端局面。

2017年的“天鸽”登陆时也恰逢天文大潮,给珠海、香港、澳门等地造成严重破坏。“天鸽”“山竹”都因造成巨大灾害而被永久除名,也就是说未来都不会再出现名叫“天鸽”“山竹”的台风。

“绕过”吕宋岛后并未明显减弱

问:“桦加沙”是否有所减弱?

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从台风形成至今,“桦加沙”的强度整体上维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尽管有所减弱,但仍是超强台风。

回顾2018年的“山竹”,其在移动过程中登陆了菲律宾吕宋岛,吕宋岛北部的高大山脉对其内部结构造成了显著破坏,导致“山竹”登陆广东时强度已明显下降。

而这一次,“桦加沙”“绕过”了吕宋岛,核心路径与高山之间保持了约100公里的距离,没有登陆、没有与高山接触,其强度仅仅出现了暂时性、小幅度的减弱。

这更加提示我们,要注意防范“桦加沙”带来的灾害。

问:为什么“桦加沙”会发展到如此强度?

答:主要有几个原因——

路径因素:“桦加沙”在生成和增强的过程中,长时间处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高海温区,热量供应充足;同时,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桦加沙”“绕过”了吕宋岛,核心结构没有被破坏。

海温条件:今年夏秋季,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海域的海表温度比常年偏高,为台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

大气环境:高空存在有利的导向气流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让台风结构保持完整并快速加强。

问:“桦加沙”和“山竹”的中心最低气压都逼近历史极值。中心最低气压如何体现出台风的强度?

答:中心气压越低,意味着台风内部空气被强烈吸入中心,周围的风速也随之增强,因此最低气压往往和最大风力密切对应。一般来说,中心最低气压越低,台风越强。

根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的消息,9月21日傍晚前后,一个浮标站进入“桦加沙”的台风眼,录得整点最低气压900.3百帕、902百帕,与此同时没有完全静风。这说明,“桦加沙”的中心最低气压达895百帕左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7级以上。这基本奠定了它“年度最强台风”的地位。

艳阳高照也不可掉以轻心

问:台风要来了,为什么还艳阳高照?

答:台风来临前出现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台风本身的结构和其带来的下沉气流造成的。

可以把台风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空气搅拌机”。在台风的中心附近(云墙区),空气是剧烈上升的。这些上升的空气到达一定高度后无法再继续向上,便会向四周辐散出去。当这些空气移动到台风外围时,会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并转而向下运动,这就是下沉气流。

下沉气流像一个“大锅盖”一样笼罩着一片区域,它会抑制空气的对流活动,使得云层难以形成和发展,所以天空会格外晴朗。同时,下沉气流会被压缩增温,人们常常会感到闷热。

下沉气流区通常天气稳定,空气中尘埃、污染物较少。如果此时吹来海上相对洁净的空气,可能会将城市中原有的污染物一扫而空,使得天空看起来异常通透、湛蓝,能见度极高,这就是所谓的“台风蓝”。

问:都停课了还是大晴天,能出去玩吗?

答:不可以!台风前这种晴朗炎热的天气只是暂时的,恰恰说明我们正处于台风强大的外围影响之下。一旦台风到来,天气会急剧转变。

广东多地目前已通知停课甚至“五停”,正是预判到了“桦加沙”可能带来的巨灾影响,而提前作出的防灾安排。市民群众应该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台风预报预警信息,抓紧时间检查落实各项防风防雨措施。

问:“桦加沙”会是今年影响广东的最后一个台风吗?

答:目前来看,虽然已进入秋季,但海温仍然偏高,理论上仍有新的台风生成并影响华南的可能,因此还不能断言“桦加沙”是最后一个。

问:今年影响广东的台风整体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背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从今年整体情况看,影响广东的台风呈现出数量偏多、强度偏强、登陆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与往年相比,今年几个登陆台风的强度都比较突出。主要原因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赤道海温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等气候背景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改变了台风生成和移动的路径分布。

问:如今的AI能预测天气吗?哪些AI是大众可以使用和参考的?

答:AI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传统依靠物理方程的数值模式不同,AI能利用大量历史观测和模拟数据,通过模式识别来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的准确度。在面对罕见极端天气时,AI能作为数值预报方法的补充。

对于公众来说,其实已经能接触到一些AI成果。比如中央气象台、中国气象局的“智慧气象”平台,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部分AI路径预报,都在逐步开放。市民通过官方气象APP或气象台公众号,就能看到这些经过AI辅助修正的预报。需要强调的是,AI并不是要取代传统模式,而是和数值模拟、人工经验相结合,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央气象台和“中国天气爱好者”

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王春在

南方+记者 钟哲

编辑 宋佳宁
校对 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