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包公研学肇庆”,入选肇庆首批研学精品线路

作者 卢舒曼 2025-09-17 20:02

近日,肇庆市首届研学精品十二条线路公布,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推出的“跟着包公研学肇庆”主题研学线路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互动体验成功入选,成为广大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树立清廉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设计的“跟着包公研学肇庆”主题研学线路入选肇庆市首届研学精品十二条线路。 受访者 供图

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设计的“跟着包公研学肇庆”主题研学线路入选肇庆市首届研学精品十二条线路。 受访者 供图

该研学线路以北宋名臣包拯在端州(今肇庆)的任职足迹为线索,串联起多个历史文化地标,让学生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通过实地考察、情景再现和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同学们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了廉洁、公正等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在馆内,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配备专职研学导师7人,以及1名专业领域特聘专家(副高职称),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考核制度。

在馆外,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与端州区发展中心、肇庆市地质中学、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等机构部门和大中小学开展课程开发合作,共同编制校本化课程,确保研学内容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同时,博物馆通过自主研发教具、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搭建专属实践基地、与高校建设研学基地,丰富研学产品内容,为学生们在线上线下都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博物馆与各中小学校共同开发校本研学课程。 受访者 供图

博物馆与各中小学校共同开发校本研学课程。 受访者 供图

课程有机融合肇庆地域文化精髓,深度挖掘国家、省、市级非遗,如包公故事、包公传说、端砚制作技艺、传统节日、肇庆裹蒸制作技艺、拓印技艺等特色文化内涵,串联肇庆地区的七星岩摩崖石刻、三联巷、包公井、米仓巷等文保单位,创新设计端砚文化体验、廉洁书法创作、包公脸谱绘制、“廉”字篆刻等特色实践活动,全方位展现包公文化的精神内涵。

研学学生跟着“包公”去探访历史上包公在肇庆的足迹。 受访者 供图

研学学生跟着“包公”去探访历史上包公在肇庆的足迹。 受访者 供图

针对不同学龄段认知特点,研学课程设计了差异化内容:小学以实践体验为主(如脸谱绘画、书签DIY);初高中则加入思政课、历史分析等深度内容。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还将根据不同展览需求的对象更新适用的课程,每年于流动展览厅定期更新专题展览。无论是低年级孩童,还是初高中学生,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专家学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包公脸谱绘画 受访者 供图

包公脸谱绘画 受访者 供图

“跟着包公研学肇庆”研学活动自开展以来成效显著,累计举办超300场,吸引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的学生参与。比如2024年7月,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为期3天的“跟着包公研学肇庆”研学课程,吸引了100多名学生踊跃参与。

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到包公文化博物馆参与研学活动。 受访者 供图

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到包公文化博物馆参与研学活动。 受访者 供图

它不仅是一条历史文化线,更是一条“廉洁教育线”——同学们在打卡景点、动手实践中,不知不觉将“公正”“清廉”的种子埋进心里。

撰文:卢舒曼

图片由肇庆市包公文化博物馆提供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