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之滨,都杨湾边村,有着“云浮马尔代夫”的美誉。肇云大桥、金鱼沙岛、西江沙滩与大美日落辉映的“五景”,让小村成为“周末经济”的宠儿。
每周六晚,迎着“橘子海”落日,湾·live派对浪漫上演,表演者正是一群年轻的“艺先生”,动情演绎既“装点”景观,又活跃了村民的周末。
文艺有着育人化人的力量,在典型村、在古村落、在圩镇、在文明实践站……到处都是艺先生活跃的身影。今年来,云浮积极推动了一大批专业文艺志愿者下沉,覆盖全市973个村(社区),协助挖掘本土文艺资源、培育乡村文艺团队、宣传推广农产品,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鲜活力量。
回首过去几年,从“边界”百姓宣讲到“燃起来”全覆盖宣讲“燃起来”,到“风起云浮”短视频宣讲,再到“艺起乡见‘百千万’”系列活动,云浮搭建城乡文化交流平台,演出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系列阅读、“村BA”……有人气的活动频频上新,让优质文化持续流淌进群众心田。
依江而生的湾边村,是渔耕文化的天然展示馆。在众景环绕之中,村里一间“文化空间+咖啡厅+民宿”的双层建筑十分显眼,一层打造渔家文创IP及公共阅读空间,二层可体验一场江风吹拂下的“慢生活”,这是一个情景交融的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在云浮,乡村文化空间突破传统形态,既有文旅融合新场景,如猪圈咖啡屋社区咖啡屋、旧邮局茶馆等,也有嵌入商业设施的多功能空间。目前,云浮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63个、实践站973个,如同1041颗文明火种,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网络,其中不少植入景区、商圈、酒店等高人流区域。
空间的活化,让沉睡的角落变成联结情感、滋养文化、激发活力的日常节点。依托这些阵地,“左邻右里 不用客气”云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系列活动连续3年春风化雨,为超10万群众送上家门口的志愿服务,成为云浮服务基层群众的品牌活动。
毗邻湾边村,新建成的云帆公园更是热闹的文化客厅,游客可以在此静观江涛、赏落日余晖,尽享“西江百里山水画廊”的辽阔意境。走出小村,沿江步道,是运动、静坐的生态空间,西江岸线骑行道的贯通,更是让骑行爱好者们尽览江岸风光。
乡镇,从来是个宝藏地方。如何让这些变化被更多人看见、听见、记住?
如今,云浮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已运行3个月,“云浮好物”镇域直播PK与短视频大赛火热上演,各镇将特色好物、乡土文化搬上手机小屏,在线上激烈角逐人气。
借助视觉语言和美学手段,优质农产品在直播中出圈,一方的历史人文、故事见闻随同好物被“再发现”“再表达”,观众不仅看到好物、品味风情,更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革脉动。
南方+记者 崔洪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