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耿:“深圳-香港-广州”登顶并不意外,三城创新能量巨大

作者 马芳 2025-09-02 06:31

9月1日下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香港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深圳、香港、广州三个城市各有特色,潜力原本就很大,相互合作后,创新能量更是巨大。”当天,长期研究大湾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采访时表示。

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这三项指标是: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

方法上的改变,使连续5年排名第二的“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登顶,反映出“深圳-香港-广州”与“东京-横滨”相比,在风险资本交易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登顶2025十大创新集群,其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高于“东京-横滨”。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登顶2025十大创新集群,其风险资本交易全球占比高于“东京-横滨”。

肖耿分析说,近年来,中国分布在全球的人才中有很多人愿意回国,粤港澳大湾区往往是他们选择的“第一站”,尤其是香港的大学、机构吸引了不少人才,而深圳产业发达,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企业都在研发上大手笔投入,每年产出的专利数量庞大。

他提醒说,这些大企业在研发的同时,往往也在对外投资,助力中小企业成长。不仅如此,全球的创新研究、专利越来越产生自企业,不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也在加强研发。

WIPO也指出:“风险资本投资活动帮助捕捉科技知识如何转化为初创企业,并最终在市场上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2025年进入百强的部分经济体或跨境地区的顶尖创新集群。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库,2025年5月。

2025年进入百强的部分经济体或跨境地区的顶尖创新集群。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库,2025年5月。

肖耿观察到的另一个趋势是,深圳、香港、广州三城早年的合作并不多,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尤其是很多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走出去”和“引进来”,三个城市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很多企业用香港的软件、内地的硬件,更加高效发展。

近年来,他多次建议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内与深圳接壤的地方,设立可以叠加两地优势的国家级“香港北部都会区超级特区”。

他告诉记者,香港是我国“外循环”的重要平台,如果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大湾区四大战略合作平台——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共同成为“超级特区”,未来将成为深圳、香港、广州三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湾区的各个城市,特别是深圳、香港、广州一直在探索合作,尤其是企业的合作更加主动。”肖耿表示,希望“十五五”时期,三个城市在市场力量之外,有更多方的力量加强合作,相信三城“聚合力”越来越强,未来“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会发展得更好。

相关报道:

1、首次登顶!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首位

2、华为在港研究院一年激增超过700人

南方+记者 马芳

图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报告

编辑 栾艺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