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入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佛山市南海区与茂名市电白区对口帮扶协作也来到第三个年头。
携手两年间,南海与电白以“引新提旧”为路径,在产业协同、文旅融合等多领域深度合作。佛山南海(茂名电白)产业转移合作园成果丰硕,截至2024年12月,25个项目签约,计划投资超31亿元,14个项目落地,投资额达25.43亿元。南海的演出经济、“反向飞地”等发展模式,正为电白突破发展瓶颈提供新思路,助力书写区域协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百千万工程”迈向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茂名市电白区与佛山市南海区的对口帮扶协作迎来新阶段。近日,电白区委宣传部与南海驻电白帮扶工作队率调研组走进南海,深入千灯湖音乐秀场、协同创新产业园等地,探寻产业发展密码,为两地深化结对共建、推动电白产业升级谋篇布局。
国企民企“双轮驱动”,激活运营活力
当5月的风雨未能浇灭千灯湖音乐秀场的热情,超5万人次乐迷用脚步印证了演出经济的强大吸引力——这场在佛山南海举办的乐见潮向音乐嘉年华,拉动当地文旅消费1.4亿元,更让人看到了演出市场赋能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
如今,这份亮眼答卷引发电白的关注与思考:同为广东县域,电白能否复制南海经验,以演出经济为撬动点,打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收入达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在各地争相布局演出经济赛道的当下,南海千灯湖音乐秀场何以脱颖而出?电白调研组深入走访发现,从建设运营模式到产业生态构建,南海经验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线图”。
千灯湖音乐秀场的成功,首先源于创新的运营模式。由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广东蓝大传媒、壹润商务组建的合资公司,开创了“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合作典范。这种模式既发挥了国企在政策协调、资源整合上的优势,又注入了民企在市场运作、创意策划方面的活力。三方分工明确,从场地规划到活动招商,从票务运营到品牌推广,实现全链条无缝衔接。
电白可参照此模式,推动本地国企牵头组建文旅运营平台,通过公开招标、战略投资等方式引入优质社会资本。探索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将文旅消费带动额、品牌传播影响力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发运营团队积极性。同时,依托国企的公信力,协调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为民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探寻形成“1+1>2”协同效应的可能性。
打造区域演出地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超1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主场区、1万个停车位、步行8分钟直达地铁站……千灯湖音乐秀场的硬件设施堪称“顶配”。其选址于广佛极点门户,依托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完善的交通、商业、住宿配套,实现了“一场演出带动全城消费”的辐射效应。
电白在场地建设中,可立足城市发展规划,科学选址。考虑优先选择交通枢纽周边地块,确保与高铁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公交枢纽的便捷联通;同步探索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解决观众停车难题。在场地设计上,借鉴千灯湖音乐秀场功能分区理念,探索合理布局演出区、餐饮区、文创区、医疗保障区等,预留智能化升级空间,引入人流监测、应急指挥等系统,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与安全性。此外,探索注重场地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将演出场地打造为兼具实用性与地标性文旅新名片的可行性。
从传统民俗到国际潮流,南海在演出内容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深挖岭南文化底蕴,策划特色文化展演活动,又引入国际知名音乐厂牌,举办流行音乐演唱会,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同时,借助明星效应与短视频平台传播,实现线上线下流量共振,超2亿网络流量的背后,是精准的市场推广策略。
电白同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电白山歌、高脚狮舞等非遗项目。电白或可探索围绕本土文化IP,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演出品牌,同时主动对接头部演出经纪公司,引入热门演出品类,拓宽受众群体。在宣传推广上,整合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探索制作系列短视频,以“网红效应”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有效路径。
在南海,一场音乐节的价值远不止门票收入。其通过推出联票、套餐,联动周边商圈发放消费券,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闭环。数据显示,千灯湖音乐秀场开业三个月,带动文旅消费超2亿元,充分展现了演出经济的乘数效应。
电白可探索依托本地景区、酒店、餐饮企业,推出定制化文旅产品。尝试联合当地景区,设计特色旅游线路;与酒店合作推出优惠套餐,探索赠送本地特色小吃体验券等方式。同时,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将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创意结合,开发伴手礼;在演出现场设置非遗手工艺品展销区。
此外,电白还可尝试以演出活动为契机,探索举办美食节、文创市集等配套活动,推动文旅产业从“流量”向“留量”转变。
撰文:苏斯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