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生活中、工作中、交友中
微笑
可以让生活更加绚丽
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
可以吸引更多的朋友
保持微笑也是一门学问
每年5月8日的“世界微笑日”,是全球唯一以表情命名的节日。它始于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的倡议,旨在通过微笑传递善意,化解隔阂。这个由联合国确立的温暖仪式,让匆忙的世界暂时放慢脚步——原来,弯起的嘴角不只是表情,更是穿透云层的光,连接着千万颗心的柔软共振。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嘴角上扬仪式,它更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治愈之旅。
你是否知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唯一一种能“欺骗”大脑的微表情——即便是伪装出来的快乐,也能激发真实的幸福感。
一、微笑,是深植于基因中的“情绪调节器”
1.0.1秒的奇迹:神经科学研究揭示,微笑能够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和血清素,这种天然的止痛剂效果可与30分钟的有氧运动相媲美,瞬间缓解焦虑感。
2.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当你的微笑被他人感知时,对方的大脑会不自觉地模仿,从而形成一条“快乐的传播链”。在路上中一个友好的微笑,或许就能拯救某人即将崩溃的一天。
二、现代人的“心理急救包”:科学的微笑指南
1.应对压力
“假笑疗法”真的有效,心理学实验表明:即使是有意保持嘴角上扬的姿势,也能降低心率、减轻压力荷尔蒙的影响。
2.社交破冰
笑容是缩短心理距离的最佳方式。研究表明:拥有“杜乡式微笑”(眼角微皱的真诚笑容)的人,其人际关系满意度比一般人高出47%。
记住:当笑意直达眼底时,信任感会加倍。
三、今天,向世界传递你的“微笑信号”
✨行动挑战:
1.镜前练习“10秒微笑”:激活面部肌肉记忆,向大脑发送快乐的信号;
2.向3位陌生人传递微笑:可能是外卖小哥、便利店收银员,或是擦肩而过的路人;
3.拍摄“眼角笑纹打卡照”:最美丽的皱纹,是岁月赋予的快乐印记。
诗人鲁米曾说:“你的微笑,是向宇宙发出的最美的情书。”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愿我们不再将笑容隐藏在口罩之后。今天,请允许自己尽情大笑——当你嘴角上扬0.5厘米,世界便温暖1℃。
心理咨询与治疗预约指南
1.登陆我院微信公众号,在中西医结合诊区预约精神心理科的医生;
2.按预约时间,到门诊大楼二楼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精准诊疗门诊”报到,然后到精神心理科(6号诊室)就诊;
3.由接诊的心理科医生进行心理评估及首诊访谈,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心理治疗;
4.对于适合心理治疗的患者,根据首诊访谈结果匹配合适的心理治疗方法,安排心理治疗。
颜海锋
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儿科学硕士,精神卫生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访问学者,从事精神卫生与心理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青少年学习、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抑郁、焦虑、失眠、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三、周五(精神心理门诊)
周六上午(学习困难门诊)
出诊地点:
门诊部二楼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精准诊疗门诊、儿科
林雪斌
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心理顾问、动力催眠治疗师。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十多年,擅长各类生活问题咨询,针对来访者适应不良、学习困难、儿童行为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开展治疗。可开展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治疗方式。
END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供稿:精神心理科
通讯员:林雪斌
编辑:罗毓灏
责编:谢家明
复核:罗衬章
审发:李玉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