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5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清远举行。会上透露,目前全省已建成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快构建支撑制造强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现场公布202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将于珠海举办。
2025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清远举行。
2025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清远举行。
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促进产教融合
当前,广东在首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价成绩居全国前列,以国家“双高计划”为引领,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等取得丰硕成果;近两年全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率提高3倍。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接口”,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当如何进一步拥抱产业,对接区域产业布局?
“学校明确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布局专业群,重点发展新工科专业的总体定位,确定到2029年新工科专业占比达60%以上。”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马仁听介绍。
现场举办了广东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展。
现场举办了广东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展。
“学校聚焦区域特色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助农精准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助力广清服装产业解决用工和技术升级的问题。”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常斌说。
如今,广东已建成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快构建支撑制造强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生态。
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更多创新实践。
马仁听介绍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机制建设,实行“一师一企一项目”服务机制,助力57家企业成为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助力广州数控、京邦达等企业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学生在现场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在现场展示学习成果。
为了更好满足产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企业也在积极发力,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产业前沿的机会。
“近年来,腾讯与多所高校携手投身于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双以企业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为例,校企实施双导师培训制度,构建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共同培养,44%的深信职高等工程师学院毕业生进入了腾讯等世界500强的生态企业。”
广东共有82个项目助力“职教出海”
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要求,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共建特色职教园区。活动现场邀请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职业教育代表参加,探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交流协作。
“2024年9月超过500名内地学生入读相关课程,其中约50%来自广东。”香港特区职业训练局高级助理执行干事(教务)郭龙基说,自2023年广东省教育厅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不断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
现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展演活动。
现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展演活动。
为促进湾区青年交流,香港职业训练局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交流联盟,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今年陆续加入联盟。“我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邀请更多学校加入我们的联盟,丰富学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学习创业及就业的体验。”郭龙基说。
澳门特区中葡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盛畴分享:“2024/2025学年澳门共有11所学校开办28个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学生超过1000人,逾八成的课程对应澳门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例如旅游管理、健康照顾、特色金融与财务、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舞台技术及活动制作等。”
陈盛畴介绍澳门推动职普融通的做法:“为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毕业学生可以取得专业技能证书和高中教育课程的毕业证书,让他可以投身职业生涯或继续升学。”
会上,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还介绍广东职教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以“岭南工匠学院”建设为引领,目前广东共有82个境外办学项目展现“教随产出”、助力企业出海新担当。
南方+记者 马瑞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