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千年古城焕发新韵,抢滩户外运动赛道 | 文博会特别报道

作者 糜朝霞;梁维春;王昌辉 2025-05-22 08:09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如期而至。以“惠民之州 惠聚美好”为主题的惠州馆,以山海之美、非遗之味和运动之乐恭迎八方来客。

巍巍罗浮,浩浩东江。惠州,这座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探索古城更新的破局之道,在“破茧成蝶”的过程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让民众记得住乡愁,又找得到未来。

以文塑城,以体兴城。如今,乘着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和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东风,惠州正全力塑造临山、沿江、环湖、滨海户外运动休闲带,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通车在即,横河体育小镇即将启动建设,朝着“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目标阔步迈进。

古城更新

江湖一体重塑城市发展格局

西子湖畔,一座千年古城正在“破茧成蝶”。

坐拥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制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惠州,在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周年之际,今年4月底正式启动古城更新计划。

重塑城市发展格局,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涵盖古城更新计划在内的西湖及周边区域优化工程,被列入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十大重点工程”,致力整合建筑艺术计划资源,高站位提升古城规划设计水平,推进西湖荟客厅、府城文旅融合提升、水东街文旅业态更新等重点项目建设。

一半山川湖海,一半人间烟火。以“一街”(水东街)、“两城”(惠州府城、归善县城)、“一湖”(西湖)、“两江(东江、西枝江)四岸”为核心,惠州已启动首批13个古城点位的改造与活化,力图在历史肌理中注入文化、商业与科技等多元能量。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王松介绍,惠州将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内涵,盘活老建筑及闲置物业,营建特色文化场景和宜人环境,以点带面激发业态活力,把惠州古城“一街挑两城”的历史格局打造成“江湖一体”格局,推动形成文化保护、民生改善与经济提升相辅相成的多赢局面。

在惠阳淡水和博罗罗阳,老街焕新颜,古城添活力,烟火气温暖人心,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悄然增长。

依河而生、曾因渔盐而盛的惠阳淡水老城,经历空间改造、商铺升级、灯光亮化之后,今年春节期间以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的身份正式亮相,成为集时尚与传统、惠阳名优特产展示、客家美食、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潮玩胜地,每逢周末节假日游人如织。

坐拥“三街六十四巷”的博罗古城,正稳步推进古城改造工程,革命演讲旧址(大榕树)已焕然一新,塘滩路公园完成改造后对外开放,城市生活配套、道路设施等在全力完善之中,民生愿景逐步变成幸福实景。

产业“上新”

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

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惠州再次亮出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雄心壮志。

放眼全国,户外运动正迎来政策红利和市场风口,国家规划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

抢滩户外运动这条新赛道,惠州底气何来?“惠州位处珠三角东岸,集山海湖泉岛之精华,凝奇险秀美幽之神韵,是天然的户外运动场,为发展户外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王松介绍。

红花湖绿道

红花湖绿道

近年来,惠州户外运动热度持续攀升,登山、越野、滑板、轮滑、帆船等众多时尚户外运动业态争相涌现,马拉松、徒步、骑行、越野跑、定向运动等户外赛事活动接连上演,郑好好、陈烨等一批年轻运动员横空出道,滑板、自行车、网球等体育运动装备制造业基础不断夯实。

当前,乘着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东风,惠州依托世界级生态资源和大湾区区位优势,全力塑造临山、沿江、环湖、滨海户外运动休闲带,推动运动装备制造业向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延伸,全力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

最美旅游公路。

最美旅游公路。

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总里程长达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呼之欲出”,计划今年5月底全线通车,再加上沿线200多个景区景点、16个主题驿站的加持,将为惠州发展自行车骑行、越野跑、森林探险等户外运动奠定世界级设施基础,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引领区内,横河体育小镇的启动建设被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小镇的规划蓝图中,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约3600亩的土地上,将建设环湖绿道、青少年U系列户外运动区、徒步森林径,未来还将常态化举行大众休闲运动、专业户外运动,以“体育+”融合模式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一线

东坡祠上演沉浸式文旅剧《不辞长作岭南人》

从看景到“入景”,游客成为“剧中人”

“五一”小长假,惠州文旅市场可谓“热辣滚烫”,实现人财两旺,接待游客3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6%、76.26%。

在东坡故居遗址上重建的东坡祠,得益于文旅剧《不辞长作岭南人》的6场首演热闹空前,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在东坡祠限流的情况下,该剧共吸引3.2万人次观演,带动景区客流同比提升50%。

受访单位供图

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由惠州市歌舞剧院创新打造的沉浸式文旅剧,分为“仿佛曾游岂梦中”“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寓居不改为民心”“天涯何处无芳草”“不辞长作岭南人”五大篇章,演出时长约为60分钟,近70位演员参演,通过“戏剧+遗址”的互动展演形式,带领游客穿越回到北宋年间,体验东坡当年的市井生活。

惠州市歌舞剧院总经理彭涛介绍,文旅剧以呈现东坡寓惠故事为核心,特别设置了秧马插秧、造桥筑堤、共饮林婆酒等互动体验环节,让游客在游览东坡祠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出了解东坡寓惠的故事,沉浸式感受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惬意。

受访单位供图

受访单位供图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假日第一天上午10点多来到东坡祠,刚好遇上文旅剧演出,就跟着演员一路参观了。”游客Iris直言这台演出的舞台效果还不错,故事也很完整,让她对东坡寓惠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沉浸式文旅剧收获诸多好评,很多游客希望加演。”惠州歌舞剧院将不断打磨剧本、提升演绎水平、考虑采用声光电技术,正在筹划加演以回应群众呼声,通过文旅剧的形式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字:南方+记者 糜朝霞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 王昌辉(除署名外)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