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心童在英国谢菲尔德刷爆多项纪录,捧回中国首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时,远隔万里的东莞常平镇也同时沸腾。
5月5日,赵心童在颁奖仪式后庆祝。图/新华社
5月5日,赵心童在颁奖仪式后庆祝。图/新华社
媒体梳理中国斯诺克发展史时惊讶地发现,常平镇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从横空出世的“台球神童”丁俊晖到中国斯诺克女子第一人白雨露,再到中国首位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赵心童,他们都曾与常平发生交集。
日前,赵心童特地为常平录制打call视频,预祝将于5月20日至27日在常平镇体育馆举办的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顺利举行,这再次引发社会对常平台球赛事的关注度。
近年来,常平通过举办多层次、多类型的斯诺克赛事,推动这项“小众运动”走向大众,一次次激活旅游、文化、商业等多业态发展。在常平,斯诺克文化正在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推动城乡资源联动,悄然重塑常平的镇村发展面貌,一座“斯诺克强镇”正在加快崛起。
“绅士运动”火到了村里
上世纪90年代,斯诺克文化从英国流行至中国香港,并在大湾区得到迅速发展。在一次次的挥杆撞球中,斯诺克这项诞生于英国的“绅士运动”,在常平各村火了起来。
通过举办系列国内国际顶尖赛事,常平一次次点燃城市新热度。仅2024年,在常平举行的系列赛事就吸引了500多人次报名参加,宣传曝光突破2亿次。前所未有的高流量不仅让常平出圈出彩,更促进了地域文化间的交流。
与英国的斯诺克城市强调运动的“精英性”不同,常平更愿意下大力气提升斯诺克运动的全民参与度。今年1月,在常平举办的全国首届以村(社区)为单位参赛的斯诺克赛事备受瞩目,比赛吸引了32个村(社区)的96名斯诺克爱好者报名参赛,年龄涵盖7至60岁。
“赛事办得很好,村民都前来为我加油鼓劲,氛围特别好。”国家级运动员刘宏宇入户桥沥村后,首次代表村参赛就勇夺冠军。刘宏宇是中国斯诺克新生代球员,屡次在国际大赛中展现非凡实力,他坦言常平日益兴盛的斯诺克文化是吸引他入户的重要原因。
刘宏宇(右二)代表桥沥村参赛夺得冠军。
刘宏宇(右二)代表桥沥村参赛夺得冠军。
近年来,桥沥村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加快推动斯诺克文化建设,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上台球。该村党委委员马康宁直言,以前村民闲下来不是打牌就是闲聊,现在村里的斯诺克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家都打起了台球。
目前,常平的斯诺克赛事已形成了“国际+国内”“省市+镇村”的多层次、多类型赛事体系。与此同时,常平还通过亲子活动、青年夜校等活动,加快推动台球进校园、进社区,构建起全民参与的台球生态,多个乡村刮起了斯诺克风。这项曾被视为“小众”的运动,在常平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
台球门槛低、运动量小,兼具竞技和社交属性,十分适合工厂员工下班后休闲放松。常平现有制造业企业超1万家,庞大的“打工族”成为斯诺克下沉市场的新增量。如今在常平各村,露天台球桌和中高档台球厅随处可见。
“我很喜欢斯诺克运动,玩了几十年了。”来自还珠沥村的王先生说,近年来村里的斯诺克文化越来越浓厚,大家下班后一起切磋球技、交流心得十分快乐。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村里的斯诺克比赛中来,常平还别出心裁地将美食与竞赛结合起来:单杆50分或以上的选手奖励烧鹅腿一只,单杆75分以上的选手奖励整只烧鹅……奖品虽小,但参与者的欢乐却只多不少。
将台球生意做到全世界
职业体育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产业化和市场化。在赛场外,斯诺克运动与城市营销相结合,引发的体育消费热潮也随之火爆。
近年来,中国加快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斯诺克运动新的中心,藏身于常平各村之中的斯诺克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连日来,常平各村的台球企业正忙于参加国际台球展,不少企业表示希望借助赵心童夺冠的东风,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
其中,博爵台球已服务超过3000家台球俱乐部,与上百家行业内的品牌商家深度合作,产品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帅战将专注于台球桌的生产及技术的研发,产品远销欧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作为中国台球器材制造行业先驱者,台帝球杆的产品更是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全球台球爱好者超500万人次。
当前,中国台球迎来历史性井喷,全国台球俱乐部超12万家,日均活跃玩家达1200万人次。各地正在抢抓中国斯诺克发展新机遇,通过多元化经营、技术创新、跨界合作等方式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在东莞东部中心,常平正紧抓“赛事红利期”,推动“斯诺克强镇”向“全球斯诺克产业枢纽”转变。近年来,在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的带动下,常平完成从草根赛事承办地转变为国际斯诺克资源枢纽,形成“培训+赛事+制造”斯诺克产业链。
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院长、东莞台球协会会长黄铸锋告诉记者,斯诺克运动联动制造、培训、文旅等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目前常平在制造端已吸引帅战将、台帝、博爵等台球器材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面对发展新机遇,常平各村(社区)纷纷提出要以斯诺克文化赋能实现新突破,多个村释放出创建“斯诺克强村”的信号,一场围绕斯诺克运动的乡村发展新实践正在展开。
今年3月,东莞台球协会、常平台球协会到常平土塘村开展调研,深入了解该村文化底蕴与发展规划,共同谋划“斯诺克强村”建设蓝图。土塘村集聚了博爵台球、台帝球杆等企业,形成从器材制造到赛事运营的完整产业链。
位于土塘村的博爵台球抢抓行业传统旺季,积极出货。陈栋摄。
位于土塘村的博爵台球抢抓行业传统旺季,积极出货。陈栋摄。
“土塘村动静相宜的文化生态,无疑为斯诺克运动的推广普及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对打造‘斯诺克强村’充满信心。”土塘村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村将坚持以“斯诺克强村”建设为总抓手,积极引进斯诺克赛事,力争建设常平斯诺克CPST体系村联赛主场,同时大力培养本土斯诺克人才,打造独具特色的斯诺克文化品牌。
曾经,常平凭借“京九第一镇”的交通区位优势,率先发展成为东莞的制造强镇。如今,常平以斯诺克品牌建设为抓手,探索镇村融合发展新路径,重新闪耀于大湾区舞台。世界女子斯诺克协会认为,常平打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台球生态圈,是“亚洲最具活力的斯诺克社区”。
斯诺克或成新“引爆点”
斯诺克文化在常平大放异彩,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常平也成为大湾区年轻人心目中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周末到常平的广深港游客数超2.3万人。
常平通过持续探索以“斯诺克+”元素打造文旅经济新增长点,目前已开发出“斯诺克+民宿”“斯诺克+啤酒节”等文旅项目。随着斯诺克运动在常平火爆出圈,众多国内外顶尖选手以及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2024年斯诺克主题活动月期间,全镇酒店入住率大幅提高,其中选手入住间数超800间,客流量平均增长20%,餐饮消费超200万元。
5月20日至27日,2025WWS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将在常平开杆。届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泰国选手努查鲁特·旺哈鲁泰、夺得3届世锦赛冠军的中国香港选手吴安仪、被誉为斯诺克“女皇”的英国选手瑞安·埃文斯以及上届冠军白雨露等知名球员将同场竞技。这场活动必将让常平成为大湾区的新流量入口。
“这次办赛就是要让大家来了之后,白天看球赛热血沸腾,晚上逛吃不亦乐乎,走的时候行李箱塞满潮玩手办,朋友圈刷爆九宫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宁康直言,要借助这场赛事让每个来东莞看斯诺克的人,都深深感受到东莞的热情。
赛事期间,将推出“一杆游东莞”斯诺克主题优惠活动,并联动隐贤山庄景区打造“赛事+旅游”场景,同时推出联名潮玩、台球造型美食及AR主题民宿等文旅项目。
斯诺克吉祥物公仔“诺米儿”。
斯诺克吉祥物公仔“诺米儿”。
在东莞东部中心,常平除了将观赛与非遗、商圈、夜经济结合,塑造“左手球杆、右手烧鹅”的沉浸式文体旅体验,还将通过打造“全球最大斯诺克综合体”,全面升级“斯诺克强镇”品牌吸引力。
日前,位于常平元江元村与漱新村交界处的京九仓商业创意区项目(B区)主体正式封顶。项目竣工后,“全球最大斯诺克综合体”常平斯诺克中心将落地于此。这里将打造全方位的斯诺克生态链,集赛事、培训、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将设智能训练馆球桌1000张,以及斯诺克主题酒店房500间,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9亿元。
与目前世界最大的斯诺克中心玉山体育中心相比,建成后的常平斯诺克中心在设施规模和功能、赛事运营和品牌影响力以及产业融合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常平力争通过推出斯诺克主题酒店、产业孵化中心等场景,破解“赛事结束即客流流失”困境,斯诺克或将成为常平文旅新的“引爆点”。
采写:南方+记者 韦基礼
策划:靳延明
图片:常平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